<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三明新聞
    分享

    原標題:永安貢川古鎮:讓文物“開口說話”讓歷史“發出聲音”

    “要高度重視古鎮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科學劃定鄉村建設的歷史文化保護紅線,對于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歷史建筑、農業遺跡以及灌溉工程遺產等,逐一登記在冊,形成完整系統的影像和專業資料,全面加強保護,留住歷史的‘脈’,突出文化的‘魂’。”在今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于偉國所作的關于對古鎮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的講話,無疑為基層鄉鎮的歷史文物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歷史的“脈”要留,文化的“魂”要突。“近年來,貢川鎮走出了一條文物整體保護、文化活態傳承、產業創新發展的古鎮文物保護發展新路子。”永安市貢川鎮黨委書記陳許忠說,要弘揚“承古拓新,敢闖善謀”的貢川精神,讓古鎮每一座古建筑都會說話,讓每一處文物景點更加芬芳。

    貢川古鎮,春光明媚。漫步于縱橫交錯的古鎮街道上,青石路、古建筑,悠悠地訴說著厚重的歷史;熱鬧的街巷,林立的商鋪,過往的車輛,涌動的人流……無不透出千年古鎮的繁華與活力,昭示著古老文明的再生與復興。

    從環鎮而建的明代古城墻,到橫跨胡貢溪的會清橋,再到文風匯聚的陳氏大宗祠,這里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貢席、貢雞、閩筍干,更有走出貢川的無數名流才俊。靈秀之水滋養了這方土地,讓這里物產豐富,家園芬芳。

    以“文物整體保護”彰顯古鎮魅力

    先有貢川,后有永安。貢川,古稱“發口”,距今已有1277年的歷史,是福建省唯一的城墻式古堡。古鎮建筑類型多,有古城墻與城門,有民居、宗祠、廟宇、廊橋、商會會址等,特色鮮明,是閩中建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4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家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文物保護點,被譽為“閩中文化重鎮”。

    “對于文物保護工作,貢川鎮規劃先行,構建了層級鮮明、類型齊全、覆蓋全面的保護規劃編制和研究體系。”陳許忠介紹,去年,貢川鎮實施了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召開了歷史文化保護規劃評審會,進一步明確了核心保護區范圍和建設控制范圍,并對保護范圍內的土地使用、道路水系、建筑質量、建筑風貌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對重點區域進行了規劃引導和指標控制。

    建于明代的會清橋已經有532歲了,去年年底,投資約80萬元對古廊橋進行全封閉修繕施工,按照保護歷史真實性的原則,工程實施前,工程單位對古橋所有構件逐一進行編號,確保修繕工程還原歷史面貌。

    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的古城墻,為了重現它原長約2000米、平均高7米的氣勢,貢川鎮按照重點修復、整治修繕、防護加固3個層面,投資1500萬元修繕現有的墻基,修復工程結合貢川古輿圖,運用虛實結合的方式設計方案,通過清理周邊環境整補墻磚,復原城墻周邊的路面材質,增添綠化。

    進士巷、李寶焌故居等一批文保單位,也已被列為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立項,投入資金高達3000萬元。

    以“文化活態傳承”延續古鎮活力

    怎么讓保存在古鎮的文物、陳列在貢川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以“文化活態傳承”延續古鎮古村活力?陳許忠說:“我們要認真貫徹省委書記在的要求,對于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文物古跡的保護要留住歷史的‘脈’、突出文化的‘魂’。”

    傳統村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維系著最為濃郁的“鄉愁”。貢川鎮實施“活態”傳承,就是結合當地特點采取多元化的模式,不做“標本化保護”,而是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為支撐。陳許忠說:“歷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古老技藝、古老村落,是用來居住以及居民從事生活生產的,不能僅僅是用作觀賞和游覽,要彰顯出其中的文化脈絡、歷史因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文情愫。”

    貢川草席聞名遐邇,制作工藝歷史悠久。早在宋代,貢川草席就作為貢品進獻皇宮,明代中期,貢川草席更是暢銷八閩,廣受歡迎。貢川草席制作工藝2008年被認定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5年“永安貢川草席”被評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如今,貢川草席制作已形成了攀龍、延爽、觀成、集鳳、水東五大生產基地,其制作工藝各有特色,最著名是下坊席(今觀成林),卷起來能挑斗米不彎,攤開來滴水不漏。

    地處古琴大師楊表正故里的永安市貢川初級中學,秉持“傳承貢堡文化傳統,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育人理念,扎實開展“古琴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征文、興趣小組、廣播專欄、音樂欣賞、文化宣傳等多種形式深入持久開展古琴教育活動。自2008年以來,已經連續開設古琴興趣班6期,累計有30余位師生參加了古琴知識和技藝的系統訓練,并且多次參加演出活動。

    以“產業創新發展”提振古鎮實力

    貢川是千年古鎮,境內古文化和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歷史上曾出過2名探花,16名進士,13名舉人,24名貢生,3名理學家,其中陳瓘、陳淵在朝為官政績卓著,宋徽宗特賜其故里貢川為“大儒里”。還有我國明代古琴流派中江派代表人物之一、古琴大師楊表正,中國航空先驅、第一代飛機制造家李寶焌等等。古鎮風貌保存較完整,其中洋峰村被列為中國傳統村落,村內現存李寶焌的故居。

    貢川古鎮還有“官丸燒麥宴”,古鎮的人碰到結婚、滿月、壽辰之類的喜宴,一定對官丸燒麥宴耳熟能詳,它是貢川一道獨特的小吃,其中還包含著歷史淵源和生活習俗,是一種饒有趣味的飲食文化。“官丸燒麥宴”除了婚嫁要預備外,生孩子做滿月同樣要請,而且第一次請岳母時也必須具備。據了解,貢川的“官丸燒麥宴”這種宴客形式,在全三明地區獨一無二,全省罕見,是貢川民俗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復生”的會清橋、進士巷,“重溫”的貢川老酒,絡繹不絕的陳氏大宗祠,每一座古建筑都在述說當年的滄桑和鉤沉往年的歷史……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彰顯古鎮魅力的“石墨烯小鎮”,仿佛一幅清麗秀美的人文詩畫。

    貢川鎮所轄區域文化積淀深厚,山水風光壯美,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和區位優勢。近年來,該鎮以“產業創新發展”提振古鎮實力,提升餐飲、服務、手工制造、生態農場、生態觀光園等產業,在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老城區環境衛生整治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與有效配置豐厚的古文化資源,明確提出了打造“紅、綠、古、新”等特色旅游精品的戰略目標,推出特色“農家樂”,“試水”旅游產業經營。目前,這些特色鮮明的旅游已集聚小城鎮人氣,旅游產業正煥發勃勃生機。

    永安記者站 魏興谷 童長福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抖音電商“夏日榴蓮季”活動開啟 精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肇州县| 兴城市| 柳州市| 泰顺县| 晴隆县| 兴业县| 凤翔县| 思南县| 清涧县| 揭阳市| 涟源市| 弥渡县| 会同县| 浦东新区| 都安| 江永县| 布尔津县| 都匀市| 左云县| 开阳县| 武宁县| 阳东县| 都兰县| 桐城市| 进贤县| 东平县| 开封市| 浦县| 齐齐哈尔市| 万年县| 安图县| 四子王旗| 阳江市| 化德县| 增城市| 日喀则市| 赫章县| 修文县| 左贡县|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