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安貢川古鎮:讓文物“開口說話”讓歷史“發出聲音”
“要高度重視古鎮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科學劃定鄉村建設的歷史文化保護紅線,對于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歷史建筑、農業遺跡以及灌溉工程遺產等,逐一登記在冊,形成完整系統的影像和專業資料,全面加強保護,留住歷史的‘脈’,突出文化的‘魂’。”在今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于偉國所作的關于對古鎮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的講話,無疑為基層鄉鎮的歷史文物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歷史的“脈”要留,文化的“魂”要突。“近年來,貢川鎮走出了一條文物整體保護、文化活態傳承、產業創新發展的古鎮文物保護發展新路子。”永安市貢川鎮黨委書記陳許忠說,要弘揚“承古拓新,敢闖善謀”的貢川精神,讓古鎮每一座古建筑都會說話,讓每一處文物景點更加芬芳。
貢川古鎮,春光明媚。漫步于縱橫交錯的古鎮街道上,青石路、古建筑,悠悠地訴說著厚重的歷史;熱鬧的街巷,林立的商鋪,過往的車輛,涌動的人流……無不透出千年古鎮的繁華與活力,昭示著古老文明的再生與復興。
從環鎮而建的明代古城墻,到橫跨胡貢溪的會清橋,再到文風匯聚的陳氏大宗祠,這里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貢席、貢雞、閩筍干,更有走出貢川的無數名流才俊。靈秀之水滋養了這方土地,讓這里物產豐富,家園芬芳。
以“文物整體保護”彰顯古鎮魅力
先有貢川,后有永安。貢川,古稱“發口”,距今已有1277年的歷史,是福建省唯一的城墻式古堡。古鎮建筑類型多,有古城墻與城門,有民居、宗祠、廟宇、廊橋、商會會址等,特色鮮明,是閩中建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4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家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文物保護點,被譽為“閩中文化重鎮”。
“對于文物保護工作,貢川鎮規劃先行,構建了層級鮮明、類型齊全、覆蓋全面的保護規劃編制和研究體系。”陳許忠介紹,去年,貢川鎮實施了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召開了歷史文化保護規劃評審會,進一步明確了核心保護區范圍和建設控制范圍,并對保護范圍內的土地使用、道路水系、建筑質量、建筑風貌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對重點區域進行了規劃引導和指標控制。
建于明代的會清橋已經有532歲了,去年年底,投資約80萬元對古廊橋進行全封閉修繕施工,按照保護歷史真實性的原則,工程實施前,工程單位對古橋所有構件逐一進行編號,確保修繕工程還原歷史面貌。
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的古城墻,為了重現它原長約2000米、平均高7米的氣勢,貢川鎮按照重點修復、整治修繕、防護加固3個層面,投資1500萬元修繕現有的墻基,修復工程結合貢川古輿圖,運用虛實結合的方式設計方案,通過清理周邊環境整補墻磚,復原城墻周邊的路面材質,增添綠化。
進士巷、李寶焌故居等一批文保單位,也已被列為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立項,投入資金高達3000萬元。
以“文化活態傳承”延續古鎮活力
怎么讓保存在古鎮的文物、陳列在貢川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以“文化活態傳承”延續古鎮古村活力?陳許忠說:“我們要認真貫徹省委書記在的要求,對于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文物古跡的保護要留住歷史的‘脈’、突出文化的‘魂’。”
傳統村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維系著最為濃郁的“鄉愁”。貢川鎮實施“活態”傳承,就是結合當地特點采取多元化的模式,不做“標本化保護”,而是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為支撐。陳許忠說:“歷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古老技藝、古老村落,是用來居住以及居民從事生活生產的,不能僅僅是用作觀賞和游覽,要彰顯出其中的文化脈絡、歷史因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文情愫。”
貢川草席聞名遐邇,制作工藝歷史悠久。早在宋代,貢川草席就作為貢品進獻皇宮,明代中期,貢川草席更是暢銷八閩,廣受歡迎。貢川草席制作工藝2008年被認定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5年“永安貢川草席”被評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如今,貢川草席制作已形成了攀龍、延爽、觀成、集鳳、水東五大生產基地,其制作工藝各有特色,最著名是下坊席(今觀成林),卷起來能挑斗米不彎,攤開來滴水不漏。
地處古琴大師楊表正故里的永安市貢川初級中學,秉持“傳承貢堡文化傳統,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育人理念,扎實開展“古琴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征文、興趣小組、廣播專欄、音樂欣賞、文化宣傳等多種形式深入持久開展古琴教育活動。自2008年以來,已經連續開設古琴興趣班6期,累計有30余位師生參加了古琴知識和技藝的系統訓練,并且多次參加演出活動。
以“產業創新發展”提振古鎮實力
貢川是千年古鎮,境內古文化和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歷史上曾出過2名探花,16名進士,13名舉人,24名貢生,3名理學家,其中陳瓘、陳淵在朝為官政績卓著,宋徽宗特賜其故里貢川為“大儒里”。還有我國明代古琴流派中江派代表人物之一、古琴大師楊表正,中國航空先驅、第一代飛機制造家李寶焌等等。古鎮風貌保存較完整,其中洋峰村被列為中國傳統村落,村內現存李寶焌的故居。
貢川古鎮還有“官丸燒麥宴”,古鎮的人碰到結婚、滿月、壽辰之類的喜宴,一定對官丸燒麥宴耳熟能詳,它是貢川一道獨特的小吃,其中還包含著歷史淵源和生活習俗,是一種饒有趣味的飲食文化。“官丸燒麥宴”除了婚嫁要預備外,生孩子做滿月同樣要請,而且第一次請岳母時也必須具備。據了解,貢川的“官丸燒麥宴”這種宴客形式,在全三明地區獨一無二,全省罕見,是貢川民俗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復生”的會清橋、進士巷,“重溫”的貢川老酒,絡繹不絕的陳氏大宗祠,每一座古建筑都在述說當年的滄桑和鉤沉往年的歷史……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彰顯古鎮魅力的“石墨烯小鎮”,仿佛一幅清麗秀美的人文詩畫。
貢川鎮所轄區域文化積淀深厚,山水風光壯美,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和區位優勢。近年來,該鎮以“產業創新發展”提振古鎮實力,提升餐飲、服務、手工制造、生態農場、生態觀光園等產業,在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老城區環境衛生整治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與有效配置豐厚的古文化資源,明確提出了打造“紅、綠、古、新”等特色旅游精品的戰略目標,推出特色“農家樂”,“試水”旅游產業經營。目前,這些特色鮮明的旅游已集聚小城鎮人氣,旅游產業正煥發勃勃生機。
永安記者站 魏興谷 童長福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高法: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2019-03-28
- 青春環游記什么時候播嘉賓是誰 青春環游記每周幾幾點更新2019-03-27
- 永安:探訪福建千年城堡式古鎮——貢川2019-03-27
- 福建省商務廳積極推進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19-03-22
- 阿拉伯國家太空合作組織成立 11國“組隊”研制衛星2019-03-20
- 大連首批16家研學旅行基地“破土而出”2019-03-18
- 四川仁壽大佛千年來首次“閉關保養”2019-03-15
- 美多位華裔官員發表紀念慰安婦宣言 吁勿忘歷史2019-03-15
- 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館年內開放 公開征集金融歷史文物2019-03-05
- 2019年北京將首次開展城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調查2019-03-0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給力!三明警方再戰“炸街族”,還城市安寧!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