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莆田新聞
    分享

    仙游字畫裱褙:妙手回春的“藝術”

    黃步英在裱畫。

    千年古邑仙游是全國著名的“國畫之鄉”,因此產生的仙游字畫裱褙技藝自清代咸豐年間傳承至今,已有160多年。2019年,該項技藝被列入第六批省級非遺保護名錄。前不久,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傳承人黃步英榜上有名。

    妙手修復古字畫

    今年70歲的黃步英出生于仙游縣度尾鎮中峰村,與他的師傅黃慶程是鄰居,從小耳濡目染字畫裝裱工藝。1980年,在家人的鼓勵下,黃步英拜師學藝??嗑毣竟θ旰?,他才能獨立裝裱好一幅字畫,成為這一技藝的第四代傳人,并接手祖師黃文鼎創辦的“永盛齋”古書畫修復中心。

    走進“永盛齋”,只見黃步英正在一張八尺長桌前游刃有余地揮舞著手中的鬃刷、刀片、量尺等工具。他介紹說,裝裱一幅字畫,需要一周時間,期間經過十幾道工序,包括打糨糊、套畫心、糊邊、復褙、下墻、裁畫心……每個過程都是精細活,基本功練的就是認真細致,熟練掌握每一個細節。因此,好的裝裱師都是耐心大師。

    字畫裝裱不僅為了美觀,更重要的是讓其永久流傳。“祖師輩們加入礦物質調配出‘黃氏糨糊’,可讓字畫不輕易腐壞、發霉和變形,這是技藝中至關重要的一點。”黃步英說。

    除了裱褙技藝,黃步英更為人稱贊的是修復古字畫的功力。“碰到紙質殘缺的古字畫,必須用特色材料進行拼補,還要經過多次染色,揭裱時更要防止畫心干裂錯位。”他介紹說,只有根據舊畫心紙張的薄厚、殘狀、顏色、質地以及空氣濕度等來制定揭裱方案,才能達到“揭裱如新,修舊如舊”。

    這些年,經由黃步英“妙手回春”的古字畫不計其數,不論是發霉長斑,還是缺字破損,他都有辦法進行修復,化腐朽為神奇,拯救了諸多瀕臨毀壞的珍貴文物。

    最難忘的,當屬1983年與師傅黃慶程一起為當時的莆田縣文化館修復名家畫作。黃步英回憶說,那批作品中有張大千、張善子、吳沛夫等民國大家的傳世之作,這些畫因年代久遠都出現殘缺、蟲蛀等問題。師徒倆夜以繼日,歷時兩年終于把200余幅畫全部修復完成,讓它們重新煥發光芒。

    齊家傳承裝裱藝

    面對每一幅作品,黃步英仍像40多年前那樣全身心投入。他說,古字畫修復完好的那一刻,也是他最引以為豪之時。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將這一門技藝永久傳承下去。

    黃步英坦言,很多初學者一開始都躍躍欲試,以為裱褙“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實際上,裝裱技術是“一看就懂,無從下手;一干就難,越干越難”,如果技術不精,一旦碰到難題便無從下手,因此很多學徒半途而廢。

    此外,機械技術的發展給手工字畫裝裱帶來不小的沖擊,堅持這一老行當的人寥寥無幾。“年輕人愿意學的少,傳承面臨一定難度。”

    不過,黃步英堅持認為,仙游字畫裱褙作為一門傳統的手工技藝依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因為機械裝裱過的字畫無法翻新,是一次性的,且不易保存太久。”他說,手工裝裱的書畫可以多次翻新,且畫作與機械裝裱相比更具立體感,更有生命力和藝術靈魂。

    得益于仙游濃厚的國畫氛圍,同時在黃步英的精心教導下,他的妻子和兒女近年來也對字畫裝裱修復技藝產生了強烈的愛好與責任感,紛紛上手學藝。一家人除了守藝,還嘗試設計新穎的裝裱款風格,并把裝裱技藝拓展到國畫框領域,把“永盛齋”的事業推向一個新高度。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關愛殘疾學生 省市殘聯“五送”活動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哈尔滨市| 毕节市| 游戏| 汕尾市| 南阳市| 桃园市| 娄底市| 营山县| 麻阳| 商城县| 滨海县| 五河县| 凤城市| 麻阳| 屏山县| 张家界市| 夏邑县| 蚌埠市| 定西市| 屏山县| 双城市| 华阴市| 方山县| 汾阳市| 黑河市| 安乡县| 宁远县| 易门县| 石屏县| 台南县| 黎城县| 邵武市| 康平县| 弋阳县| 余干县| 杭锦后旗| 兴城市| 绥宁县| 龙江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