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莆田新聞
    分享

    莆田:職教改革,邁向又一個春天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一角 鄭志穎 攝

    莆田:職教改革,邁向又一個春天

    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學生在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實習。朱國粦 攝

    莆田:職教改革,邁向又一個春天

    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中)深入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調研。 (資料圖片)

    莆田:職教改革,邁向又一個春天

    去年10月10日,全市職業院校與龍頭企業對接會議召開。 (資料圖片)

    近日,莆田市委書記、市發展職教集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建洋主持召開職業教育推進匯報會。按照城市“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的思路,劉建洋表示,要立足莆田的城市需要、產業需要,大力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貫通”,為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新年伊始,莆田市職業教育發展站在新起點上,聚資源、形合力,邁向職業教育的又一個春天。

    高規格,政策引領

    近年來,莆田市職業教育發展態勢較好,莆田市現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所,在校生11177人;中等職業學校13所,其中技工學校2所(1所民辦),全日制在校生22760人。

    “由于起步慢、基礎差、底子薄,與‘強產業、興城市’要求、職業教育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們還存在職教格局不大、產教融合不緊、師資力量不強、社會認同不高等問題。”莆田市教育局局長卓金賢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回眸過去的一年,國家對職業教育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我國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20年,莆田職業教育從“大有可為”的期待階段轉向“大有作為”的實踐階段。

    去年6月,莆田專門成立市發展職教集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及市發展職教集聚人才工作專班(以下簡稱莆田市職教工作專班),下設辦公室,負責綜合、調研、規劃、督查等具體工作。

    之后,一系列高規格政策陸續出臺。

    2020年6月,莆田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大力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 培養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加快構筑創新創業創造高地的意見》。同月,《關于加快培育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印發,14條主要措施將人才認定層次拓寬至技術技能人才范疇。

    隨之,《關于鼓勵和促進社會多元舉辦職業教育實現優質發展的通知(試行)》《關于加快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先后印發,集中釋放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紅利。

    2020年11月,《關于做好在莆畢業生一次性生活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緊缺急需工種人才工作津貼發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畢業生在莆就業、緊缺急需高技能人才來莆就業。

    莆田市副市長胡國防介紹說,這些相關文件的出臺,不僅從頂層設計層面搭建“四梁八柱”,更從改革落實層面畫出清晰“路線圖”,是莆田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設計,也是推動職業教育基本實現優質發展的關鍵舉措。

    產教融,強化平臺

    發展職業教育,尊重規律、穩步推進,才可致遠。翻開過去半年莆田職教發展篇章,一些時間節點引人注目。

    去年7月23日,莆田市人民政府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圍繞合作辦學、共建專業、共建實訓基地、技能培訓四個方面簽訂了系列協議。10月22日,莆田市政府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簽訂合作辦學補充協議。

    目前,東軟教育科技集團已依托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開辦東軟特色班,招收2個專業共416名學生;與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東軟數字產業學院,招收2個專業共200名學生;并計劃于北岸媽祖健康城籌建福建東軟職業學院。

    緊扣莆田市“343”重點產業發展及彌補職教辦學短板要求,去年5月以來,莆田市職教專班先后接洽東軟教育科技、四川希望教育及陽光教育等9家國內知名辦學機構和企業,洽談投資興辦職業院校事宜。

    為傾聽一線聲音,抓住癥結要點,去年莆田先后召開市行業協會座談會和市職業院校與行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對接會,為全市職業院校與企業界搭建政策宣傳、加強交流和校企合作平臺,同時搜集會上相關代表的有效建議,建立產教融合共育產業人才機制。

    此外,莆田還不斷加強對外交流,互通有無。如積極對接省教育廳、發改委,爭取將擬籌建的高職院校列入省“十四五”高校布局規劃;邀請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會長王佐書一行到莆田市實地察看職業院校建設情況并召開座談會,通過建立與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態化交流機制,爭取促成更多的民辦職業教育項目落地莆田。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職教辦學模式,努力探索建立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莆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卓曉鑾說,摸索一條有莆田特色的職教模式道路,雖任重道遠,但未來可期。

    有保障,助推發展

    近日,莆田科技職業技術學校里,一幢實訓大樓正在建設中。去年11月,學校在現有辦學規模基礎上,投入2300萬元,動工建設9943平方米的實訓大樓,計劃于2021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可新增學位600人。

    此外,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的擴建工程也在有序推進。今年,學校還將新增建設用地22畝,規劃建設信息中心大樓、學生宿舍、食堂、汽車實訓樓、培訓大樓等,新增學位1200人。目前已完成地塊勘測和意向總平、土地選址和預審。

    “十四五”期間,莆田職教擴容、擴建項目不斷。城廂區規劃在華亭鎮后塘村新征用地約220畝新建城廂區職業技術學校;莆田工業職業技術學校遷建地塊控規材料于去年11月正式批復,計劃2021年第一季度動工。

    2020年,全市新增高職學位1375個、中職學位1836個,增幅分別達44%、22.8%。到2025年,莆田市中職學位將達6萬個、高職學位達5萬個(含應用型本科學位1萬個),全市技能人才達到40萬人,技能大師工作室100個、技能大師100人,實現技能人才數量與質量的協調發展。

    在資金保障方面,莆田設立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市級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各縣區財政每年各安排不低于200萬元并逐年增長,同時強化民辦職業院校、校企共辦獨立設置的教學實訓場所用地土地供應,鼓勵盤活利用園區企業存量工業用地或空閑廠房、辦公樓等資源舉辦職業院校,目前已摸排出24家企業、34個閑置廠房,共計47.56萬平方米,可容納學位約4.2萬名。

    建立督導評估機制方面,莆田市下發《發展職教集聚人才工作督導評估辦法》,將職業教育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對縣區的績效考評。市財政每年單獨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市職業教育研究院開展職教研究、科技服務、師資培訓交流等工作。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南安舉辦南臺田都元帥文化交流活動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枣庄市| 绿春县| 石泉县| 宜兰县| 惠安县| 工布江达县| 乐山市| 朔州市| 遂昌县| 滕州市| 东至县| 无棣县| 平邑县| 昌都县| 宜黄县| 渑池县| 成安县| 蓬安县| 呼玛县| 呈贡县| 四会市| 温泉县| 扬中市| 北碚区| 温宿县| 无为县| 冷水江市| 泸水县| 台北县| 叶城县| 宾川县| 湛江市| 明光市| 遂昌县| 疏勒县| 鄄城县| 麻栗坡县| 中方县| 安塞县|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