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平潭新聞
    分享

    為抗御臺風“鲇魚”,我區多個單位、部門、鄉鎮干部職工沖鋒在前,奔赴一線,持續作戰,匯聚成一股巨大力量,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在這場抗災搶險戰役中,消防、海事局、執法局等多個部門上下齊心、全力以赴。在臺風來襲前,他們嚴陣以待;在臺風肆虐時,他們徹夜堅守;在臺風登陸后,他們隨時待命,逆風而上,確保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平潭消防

    隨時待命 守護百姓平安

    本報訊(記者 王超 陳瀾清 通訊員 施恭恩)27日,強臺風“鲇魚”橫掃八閩大地,亦給我區帶來嚴重影響,大量樹木被吹倒、鐵皮屋頂被吹起、城市內澇、水電中斷等災情不斷發生。面對險情,平潭消防官兵堅守一線,與風雨搏斗為受災群眾筑起一道堅實的安全屏障!

    27日,“屋頂太陽能熱水器分機快掉下來,快來幫幫忙吧!”剛回到支隊不久,消防官兵們再次接到群眾求助。消防官兵立刻拉響警笛沖進磅礴大雨中。

    抵達現場后,消防官兵們看到一個長寬各近兩米的“大家伙”被風“掀飛”,大部分“身子”已懸空在屋頂邊緣,僅靠部分固定點維持。險情就是命令,四名消防員立即爬到屋頂,此時四周的風力已經接近11級,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熱水器分機最終被拉上屋頂并做安全防護處理。

    昨日15時許,流水鎮流水自然村一棟老房突發大火,由于這棟老房子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屋內大都為木質結構。大火很快將整棟房屋肆虐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四面石頭墻。幸運的是,沒有一人在大火中受傷。

    接到報警后,平潭消防支隊派遣中隊2輛車14人前往處置,16時10分,到達現場后,發現房屋內結構已燒掉,同時屋內墻體出現裂縫有坍塌危險。指揮員設置兩個水槍陣地,并使用A類泡沫進行滅火。一支隊伍從正門依托門柱設置陣地,一支隊伍從側門進攻,同時要求中隊增派一部水罐車前往增援,并設置觀察哨對火場進行觀察。16時25分,根據觀察哨了解反饋,承重梁已碳化,指揮員下令撤退,隨后內部墻體出現坍塌,及時撤退無人受傷。16時30分,增援車輛到場,確定無繼續坍塌危險,中隊指揮員下令采取A類泡沫全覆蓋進攻,16時50分,火勢全部撲滅。火災的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消防官兵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再次回到支隊待命……“叮鈴鈴~”報警鈴聲又再次響起。一個個橙色身影再次出發了……

    海事局

    保衛海事 他們連續奮戰兩天

    本報訊(記者 謝師強)28日下午,距離“鲇魚”過后近13個小時,平潭海事局辦公樓內,兩天連續在一線“作戰”的李高良的聲音變得沙啞,面容憔悴,本該休息的他昨日卻又出現在單位。

    李高良是平潭海事局金井海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作為海事一線執法者,27日夜里,他和應急小組的其他成員一起堅守在金井港口一線,徹夜未眠地保衛海上的防線。

    李高良管轄的金井港區是眾多船舶的錨地,這里一共停泊著142艘大大小小的施工船舶、貨運船、客渡船等。

    通知涉海工程的施工單位、落實每個船舶上面的人員撤離情況......27日一整天,為充分做好臺風來臨前的準備,李高良一刻都沒有停歇過,每艘船上有多少人,他都清點地一清二楚。

    “無動力船舶最容易造成隱患,因為沒有動力,風大起來難以控制。”李高良告訴記者,這是27日晚上他最擔心的事。

    李高良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當天20時許,風浪大的駭人,錨地的一艘船舶由于被風浪沖擊下無法固定,情況十分危急,得知這一消息后,應急小組成員立即利用電子信息系統,指揮船員進行重新拋錨,因為風浪太大,幾次嘗試,都不盡如人意,大家的心都繃在弦上。最終,在海事局領導、業務處、應急小組合力臨時指揮下,船舶得以重新錨固。

    “如果不固定好,很容易和其他船舶造成碰撞。”李高良告訴記者,盡管事先做了大量的防范,仍會有緊急情況發生。

    區綜合執法局

    徹夜巡查 一處都不放過

    27日,區綜合執法局城市管理支隊一大隊、二大隊的執法人員,一遍又一遍地在城區巡查。街頭的廣告牌和高空懸掛物都是他們巡查的重點。

    當天21時許,他們又開始了不知是第幾遍的巡查。兩大隊共18人分成多個小組,在城區內的不同路段巡查。昨夜的雨不停地下,風不停地吹,他們巡完一遍,稍做休息,就又出發。按城市管理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周宏進的話說:“風雨一大,我們就要出發。”

    只是巡查那么簡單嗎?不!他們要在街上排查一切會造成行人生命安全的高空廣告牌和懸掛物,一次又一次地打電話通知業主整改,找相關部門做看管和加固措施。有的時候,時間緊迫,他們都要自己在風雨中拆除、搬離。

    23時許,一場意外,讓他們更是一夜無眠。翠園中路的海峽大酒店最高樓外側的時鐘,抵抗不住風力,被風吹了掉了下來,直接砸在酒店門口。時鐘內的玻璃飛到了對面的建設銀行和豪香超市的路面上,“我們在巡查時聽到了一聲巨響,趕到的時候發現整個路面上全是玻璃渣。”周宏進說,幸好是深夜,沒有行人和過往車輛被砸到。

    他們就這樣在路上一遍一遍巡查著,知道風雨漸小,才安心下班。

    建新村村支書魏文銀

    怕養殖戶出海 他在海邊站了一夜

    27日下午,海風蕭瑟,時不時飄來的雨打濕了建新村黨支部書記魏文銀的臉,一夜無眠的他,滿臉疲倦。站在建新村紫菜養殖基地的海邊(右圖),沉默著久久不愿離去。

    27日晚,在建新村的兩個紫菜養殖基地都站著許多村民,他們的目光聚焦在不遠處的海面,那里是他們辛苦一年養殖的紫菜。

    紫菜是種在竹竿上的,這些竹竿被繩子固定在海水中。臺風一過,種紫菜的竹竿、繩子和泡沫在水流中被沖散、沖跑。眼前的海田,水面上東一片西一片,滿目狼藉。在眾人的注視下,紫菜被風浪從海中卷了上來。

    “27號晚風浪太大了,我要看好他們,不能讓他們(紫菜養殖戶)冒險出海。”魏文銀說。

    每天清晨,紫菜養殖戶需要頂著海風和陰濕打理海田,從去年收完最后一撥紫菜便開始準備今年的養殖,7天前,剛剛投下了紫菜苗,順利的話,本來再過20天就可以采收今年的頭水紫菜。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場超強臺風讓村民一年的付出打了水漂。

    27日晚一夜無眠的不僅有全建新村的村民,還有敖東鎮的相關負責人,他們夜里也到了建新村的養殖基地查看了情況。“這次受災太嚴重了,但也沒有辦法,只能等臺風過后,能搶多少是多少。”魏文銀嘆息到。

    說著,魏文銀站上礁石,拍了幾張紫菜受損的照片發到鎮里的工作群,他得向鎮里匯報紫菜受災情況。

    白青鄉副鄉長林性忠

    沖鋒陷陣 夜守山腳下民房

    白青鄉玉堂村,三面環海,背靠著山,村里兩處省級地質災害點成為此次防臺風的重中之重,為此,白青鄉副鄉長、玉堂村包村干部林性忠帶著鄉鎮工作隊進村“駐扎”。

    這是林性忠待在玉堂村的第三天了,自防臺風會議結束后,他便立馬帶著小分隊趕往玉堂進行臺風來臨前部署,此后便一直住在玉堂村部,帶領大學生村官陳楊朝一起撤離危房群眾、召集漁船回港、對東邊山地質災害點進行重點工程防御等。

    27日晚,在狂風暴雨襲擊下,石頭厝上壓著的紅瓦片呼呼作響,16時許,全村斷電,玉堂村部點起了一根根蠟燭,此時的林性忠和幾個干部正共用一個充電寶充電,一次可以兩人一起充,還有幾個還需要“排會兒隊”。“臺風天,打進來的電話很多,大部分都是村民打的,就怕錯過他們的電話。”林性忠說。

    23時許,林性忠開啟應急燈照明,趕往東邊山腳下的民房。在檢查山體情況時,林性忠腳下一滑,手機不慎掉落在地面的積水中,手機進水,無法接打電話,這讓他大為著急。

    玉堂村東邊山腳下和游經福屋后山有18戶村民,共78人,已轉移危房戶10人,仍有67人住在山腳下。“一旦遭受雨水沖刷,土壤松動,這些建在斜坡上的民房地基將受到威脅。”林性忠說,我們需要待在這兩地,如果雨量超過預期,就得啟動應急預案,轉移群眾。

    仔細查看山體情況,確保村民安全后,凌晨2點多,雨勢變小,林性忠才返回村部小憩。而沒過一會兒,他又出門巡船……

    敖東鎮建新村

    紫菜養殖基地幾近絕收

    27日起,臺風“鲇魚”便給我區沿海帶來了十幾級陣風和巨大的海浪,導致敖東鎮建新村約3000多畝紫菜養殖基地受損嚴重,養殖戶幾近絕收。

    建新村的紫菜養殖基地主要分布在潮謝港和山岐澳,是我區的傳統養殖產業之一。

    28日16時許,記者跟隨建新村干部來到了建新村的紫菜養殖基地之一——潮謝港。在潮謝港,天陰沉著,雨水時不時飄下來。渾濁的海面上零零散散飄著繩子和泡沫,往昔的碧海藍天、齊整紫菜排已不復存在,眼前的場景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取景的攝影基地。

    建新村黨支部書記魏文銀說,“本來再過20天就可以采紫菜了,一年能采4、5撥,第一撥質量最好,價格也高,眼下第一撥都還沒來得及采收就沒了……而且這次臺風中受損太嚴重了,連紫菜排都沒了,看來今年要絕收了。”魏文銀嘆息到。

    “受災這么嚴重,我們就靠紫菜養家糊口。”“這頭水紫菜馬上就可以收了。”建新村里,村民們都苦著臉討論著。大家本來想著在家里養殖紫菜雖然辛苦,但是一年下來收入有10幾萬至20萬,可是這場災難卻讓靠海吃飯的他們欲哭無淚。

    據建新村黨支部書記魏文銀介紹,初步統計,建新村總共有140多戶紫菜養殖戶,每戶約20畝,總共約3000多畝紫菜均受損嚴重,損失金額目前暫時無法統計。

    嶼頭鄉農田、漁船被淹

    經濟損失達數百萬元

    昨日,記者從嶼頭鄉了解到,經過臺風的肆虐,島上的農田、漁船、漁排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據嶼頭鄉政府介紹,盡管在臺風登陸前做了大量的防范工作,但臺風仍給農漁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其中,有不少在港口停泊的漁船,船體注水,導致下沉淹沒,造成了發動機的損害。此外,島上還有許多農田被淹,海蠣、魚排、紫菜養殖在此次臺風中損失慘重。

    據嶼頭鄉政府提供的數據統計,截止到昨日中午,全鄉合計房屋倒塌2間,房屋嚴重損壞2間,房屋一般損壞32間;農作物被淹370畝;漁船損壞30艘;海堤損壞193米;路燈30盞;紫菜500臺;林木2700株;海礪360畝。合計經濟損失727萬。其中,海蠣、魚排、紫菜養殖在此次臺風中損失達數百萬元。

    據了解,面對災情,目前,鄉政府已經成立災后恢復生產領導小組,全鄉機關干部分別深入到災區第一線,深入各村進行受災情況調查統計,全面調查核實災情,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引導農戶開溝排水、修復設施和病蟲防治。 并深入各村各地對管轄范圍內的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水庫、在建工程、交通道路、學校、農村危房等進行拉網式、全方位的實地檢查。

    責任編輯:賴志昌

    相關閱讀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助力開發者探索新系統特性 vivo率先適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南县| 白朗县| 吕梁市| 清涧县| 宜兴市| 南陵县| 东乡县| 灌南县| 合山市| 河源市| 邹平县| 扎兰屯市| 镇宁| 兴城市| 安新县| 五华县| 大埔区| 宜春市| 南宁市| 凤庆县| 望江县| 博兴县| 茶陵县| 集贤县| 张家口市| 新闻| 驻马店市| 万山特区| 黄浦区| 新泰市| 昌邑市| 灵璧县| 凤凰县| 宜黄县| 万盛区| 宜城市| 武胜县| 额济纳旗| 镇坪县| 武穴市|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