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天,來平潭游玩的游客總是一波接著一波。來平潭游玩,必去的景點之一就是那個堪稱能容納十萬游客的龍鳳頭海灘了。
徜徉在黃金海灘上,看著碧波涌動,讓人遐想無窮,本是令人心曠神怡的事情,卻被一些不和諧的畫面打破了——海灘上不時出現的馬糞、西瓜皮、兒童玩具、紙巾甚至還有雞骨頭……這些垃圾本應該呆在垃圾桶里,卻被人為地留在海灘上,混著細沙,錯落地散掉在500米寬的海灘上,讓海灘像“一件打了補丁的衣裳”。
龍鳳頭沙灘垃圾遍地,而海漁廣場外卻是兩輪車無序擺放,除了讓人進出兩難外還經常讓車主間產生口角,引起不快。
鏡頭一 馬糞成海灘“常客”
最近的龍鳳頭海灘和海漁廣場,備受網友詬病。一位網名為“楊媽”的網友說:“周末去龍鳳頭沙灘玩,真是無比震驚。曾經細膩的沙灘,如今四處可見馬糞!沙子也被馬蹄踩得一個坑一個坑。游客們只能在馬糞中穿行,沙子里也都是黑色的淤泥,光腳走上去感覺太臟了。”
龍鳳頭海灘遍地是馬糞
她還說,夏天為了增加旅游項目設置騎馬游玩的項目可以理解,但為什么不規劃一個區域,同時加強管理,不要讓一部分人的利益毀壞了大家的沙灘。
還有一位名叫“記憶”的網友說:“龍鳳頭海灘雖然少有燒烤,但馬匹的污垢、摩托艇的汽油味,把海灘搞得一片狼藉,海水都是混濁的,游客們不免會對這片海灘失望。”
持相同意見的還有網友“宋葉”,她說,現在海灘上有各咱各樣的垃圾,西瓜皮礦泉水瓶不斷,真的好煞風景啊,真害怕不久的未來這片美麗的海灘會就此消失。
鏡頭二 各類垃圾隨處可見
記者趁著傍晚時分來到龍鳳頭海灘參觀,一到海灘一眼就看見稀散的垃圾,走近一看,居然是雞骨頭和漢堡的包裝紙。沿著海岸線行走,記者又看見了不少垃圾,西瓜皮、紙巾包裝紙、塑料袋等垃應有盡有。垃圾東一點西一點,遍布整片海灘,一眼望去,竟看不到一片整潔的區域。
最明顯的是海灘上的馬,馬走在海灘上,留下一排長長的“小洞穴”。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馬留在海灘上的馬糞。
林阿姨是平潭當地人,她說兩年前就在海灘上看見馬了,主要是為了讓游客體驗在海灘上騎馬的感覺,“既然要在這設置騎馬項目,那么,馬的糞便自然也應該由馬的主人負責清理,可我從來沒見他們清理過。”林阿姨說道。
記者從18時待到20時,發現騎馬的項目正是這一時間段開放。在海灘上,記者看到除了騎馬項目外,還有摩托艇,以及晚上設在海灘上的一些玩具銷售類的流動攤位,很是扎眼。
鏡頭三 兩輪摩托無序停放
在海漁廣場外,兩輪車的停放更是雜亂無序,里三層外三層,只要有個間隙,都有辦法把車往里塞。一條數百米的輔路上停滿了電動車、摩托車,車頭不朝同一方向。
海漁廣場外兩輪車無序停放
市民陸女士稱,自己就曾因為挪車和人爭吵過。她說,兩輪車太多,有些人晚到海邊,就有位置就停,全然不顧是否會阻礙到別人的車進出,而游玩結束要回家的人就要從一大堆無序停放的車里艱難移出自己的車,空間小,難免會碰撞,就容易爭吵起來。
記者在現場看到,無序堆放的兩輪車,一層加一層,在現場有五層,寬闊的道路都看不見空地,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里是二手車交易市場。記者在車堆里試著行走,發現有些通道僅剩一個轉身的空間,更別說能把車從里面移出來了。
在路的對面,也正是海漁廣場的入口處一側,有停車場的標記。里面雖然也有兩輪車停放,但數量卻比較少。
鏡頭四 娛樂項目多為無證經營
對于海灘上的娛樂項目及小攤販的經營行為是否合法,就此記者采訪了海壇灣管理處的負責人方傳明,他說,海灘上的經營項目多為龍山村村民的,屬無證經營。
方傳明說:“我們管理處多次勸導,特別是騎馬項目的主人,不論我們怎么勸導,他們就是不聽。還有摩托艇也是未經我們審批而經營的。另外,我們已經規劃了專門的停車場,私家車執行收費制,兩輪車則可以免費停放,不過很多市民都圖方便,隨意停在馬路邊。”
對于海灘的環境破壞現象,區綜合執法局也是多次配合勸導,城市管理支隊支隊長林傳國稱:“海灘設置了管理處,責任主體是管理處,需要綜合執法局出面配合的話,支隊會派出執法人員全力配合。”
觀點
有機物雖能分解仍影響海灘純凈度
北京林業大學博士王澤福,一直從事生態修復產業的技術創新,對于龍鳳頭海灘上的垃圾,他表示應該分成有機物和無機物來區分它們的“殺傷力”,“像馬糞、西瓜皮這類的屬于有機物,它會被化學分解掉,分解時間的長短要看量、看氣候,還有溫度。”
他建議:“像塑料袋、兒童玩具屬于無機物,是化學物質,不容易分解,最好要從海灘中清理掉,不過還是要控制有機物存留在海灘上的量,因為這些有機物雖能分解,但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海灘的純凈度。”
評論
護好整潔海灘畫出美麗圖案
現在龍鳳頭海灘上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人為的垃圾制造,另一個是無證經營者的勸不聽。人為制造垃圾是市民素質高低而決定的,但無證經營為何屢禁不止呢?
對于無證經營現象部門為何在多次勸導無效后放任之?海灘設置了管理,但他們坦言自己有管理權,卻無執法權。
在處罰手段上,有市民建議參照香港的做法。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香港在海灘管理上采取的是嚴厲處罰措施,在香港在公眾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行為隨時可能面臨1500港元的罰款。面對如此嚴厲的刑罰,污染公眾地方的行為雖然并未消失,但也得到了很大的遏制。
在生活中,家長和老師都會向孩子們灌輸環保的觀念,但海灘上很多家長卻是隨意丟棄垃圾,甚至連孩子的玩具都隨意丟棄,不愿帶走,這樣的口頭教育對于小孩而言能有什么說服力?都說環保教育從小抓起,榜樣作用成效最大,苦口婆心的語句倒是天天念,卻不及你的一彎腰、一拾起。
責任編輯:周冬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美爆了!平潭再現“藍眼淚” 絢麗如阿凡達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