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筆者在圣農集團旗下福建豐圣蔬菜有限公司智能溫室大棚里看到,自動控制系統通過大數據采集分析處理,全程智能監控、調節作物生長中所需養分、水分、溫濕度。這種生產方式不受氣候、地域等影響,產量高、品質好,并實現從種植到產品的全程可追溯。集團董事長傅光明告訴筆者,圣農集團開啟“農業4.0”時代,解決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粗放經營、效率低下問題。
所謂“農業4.0”,是以土壤改良、零農殘等技術為基礎,以互聯網應用系統為技術手段,綜合相關銷售平臺、物流平臺等,從實踐出發開展農業的第四次時代變革。
目前,國內中小養殖企業普遍采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農戶代養、粗放式管理造成源頭質量隱憂難除。
而圣農集團從一開始就堅持“自繁、自養、自宰、自控”全封閉式、全進全出的全產業鏈生產模式,所有飼料廠、祖代父母代種雞場、孵化廠、商品代肉雞場、宰殺廠均為自有,并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從而確保了雞肉安全。
在生產基地,圣農集團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已經全部實現自動化、智能化。肉雞飼養場、種雞場配備自動飲水系統、自動喂料系統、自動保溫系統、自動通風系統。飼料廠生產線由計算機自動控制監測,實現從原料接收、投放到成品整個流程全封閉、智能化生產。孵化廠巷道式孵化設備自動控制溫度、濕度,定時翻蛋及自動報警,肉雞加工廠屠宰設備自動打毛、自動清洗、自動掏膛、自動分割雞體。
據了解,原來,飼料廠包裝飼料生產線出料時,工人要站在托盤上彎腰抱起飼料,飼料廠引進全自動轉臺式碼垛生產線,工人直接在電子屏幕上操作,碼垛機自動疊放飼料。而在2016年,集團進一步加強先進技術武裝,促進智能化裝備和系統的深入應用,在勞動密集型車間實現“機器換工”,提升傳統動能,推動制造向智造轉型。
依托智能化管理,圣農集團的現代農業規模化、特色化、科技化、生態化、觀賞性程度高。集團早已不滿足于農業產業的單一發展,依托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向電子商務、生態旅游邁進,實現三產融合。
集團向下游渠道終端延伸產業鏈,由原先單純的雞肉供應商,發展成直接面向消費者,推出熟食和“美其樂”、“赤炸風云”、“饌中華”、“鮮美味”四個終端品牌。同時,努力拓展電子商務,開通圣農官方微店,采取線上與線下整合方式銷售產品。
集團還依托光澤縣“中國生態食品名城”生態優勢、烏君山紅色旅游資源優勢,和光澤縣聯合啟動“圣農產業游景區”規劃,投資2億元改造圣農大道旅游道路,將圣農產業游景區打造成大武夷觀光精品景區。
對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的深入應用以及對工業、旅游業“接二連三”的探索,圣農集團極大地提升農業產業“全鏈條”。目前,集團涉足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同步發展。橫跨農牧、食品零售、食品餐飲、食品物流、食品投資、環保六大行業,齊頭并進。
“圣農集團將一步一個腳印帶領中國白羽肉雞行業打造農業升級版,開啟‘農業4.0’時代。”傅光明說。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第三屆重慶“天臺花谷“櫻花節本月6日開幕2017-04-03
- “速激”攜手潘怡良 時代潮流詮釋電影跨界2017-04-01
- 科技部:以科技支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7-03-31
- 英國兩歲萌娃迷上農場農活 還獨自接生一只羊羔2017-03-30
- 裸貸危機:窮的無尊嚴感遠超裸 為幾千塊押上隱私2017-03-29
- 5G想殺死Wi-Fi?似乎還為時尚早2017-03-28
- 中國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2017-03-21
- 打敗老戲骨的不是小鮮肉,而是時代2017-03-20
- 今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將打贏“三大攻堅”2017-03-17
- 去年福建省臺創園引進臺資農業項目14個2017-03-01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南平副市長、“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