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武夷山市檢察院生態資源檢察科的檢察官看到九曲溪上游的林地已由一片黃土地變為一片小樹林時,欣慰地說:“‘傷疤’總算治好了!” 去年,該市星村鎮某村的方某毀林種茶造成九曲溪上游10多畝林地遭到破壞,武夷山市檢察院依法對其提起公訴后,對方某進行了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解讀教育,使他充分認識到錯誤,主動提出對毀壞的17.16畝山場進行“補植復綠”,有效遏制該鎮“毀林種茶”蔓延。
近年來,武夷山市檢察院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積極探索“大生態檢察”工作機制,依法打擊生態領域違法犯罪,深入查辦危害生態資源環境的職務犯罪,為生態建設筑起了法律保護的綠蔭。2013年以來,共批準逮捕各類涉生態資源犯罪案件49件62人,提起公訴80件96人。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習總書記的話,一語道破了正確處理檢察工作與中心工作、發展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為此,該院不斷探索檢察機關保障生態文明的方法,通過引導犯罪嫌疑人或家屬積極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盡快修復受損生態,及時化解社會矛盾。與市法院、公安局、林業局、司法局聯合制定《關于在辦理林業刑事案件中全面實施“補植復綠”的規定》,明確了適用“補植復綠”的適用原則、案件范圍、條件及案件處理流程,明確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中應當承擔的職責,明確將“補植復綠”的成效作為量刑的主要依據。2013年以來,共辦理57件涉及毀林的“補植復綠”案件,被告人履行“補植復綠”率達到88%,林木存活率達到81%。
“保護好武夷山的丹山碧水,是我們檢察機關應盡的職責,我們將持之以恒。”該院檢察長萬勇表示。
武夷山是世界雙遺產地,生態環境保護舉足輕重。武夷山市檢察院找準切入點,主動延伸檢察工作觸角,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成立生態檢察工作領導小組,對受理非法占用農用地、濫伐林木、盜采礦產資源、毀壞林地、失火放火等案件進行重點監控,堅持依法“快偵、快捕、快訴”,高效懲治各類破壞生態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積極為武夷山生態旅游提供高效優質的法律保障。
治標必得先治本,打擊只是手段,從源頭上加強預防才是杜絕生態犯罪的根本手段。為此,該院緊緊圍繞近年來所查辦的涉生態領域職務犯罪,采取檢察建議、預防調查等方式,向有關單位和部門發出警示,要求其重視剖析犯罪成因并督促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同時,通過聯席會議、街頭普法、進村入戶及“預防職務犯罪暨涉生態犯罪百村行”等形式,廣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鼓勵群眾大膽監督舉報,為保護自己的綠色家園出力。(王慶平 黃天明)
責任編輯:周冬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南平副市長、“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