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設計:林輝
7月1日,武夷山極地海洋公園開始試營業。當日,這座建在山里的海洋公園人氣爆棚——首日票早早脫銷,排隊入園者眾多。
“目前來看,市場反響還不錯,未來應該還會更好。”武夷山極地海洋公園負責人、福建景宏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明介紹說。
武夷山海洋公園的火爆,是這些年延平游樂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上世紀80年代末,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兩個獨具慧眼的年輕農民,合伙進城開發了“龍閣迷宮”(俗稱“做龍”),踏上經營城市公園游樂項目之路,并帶動毗鄰的巨口、太平等鄉鎮的農民,不斷向北上廣等大都市進軍,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形成一個別具特色的增收產業。近年來,延平農民的游樂產業也開始轉向大中型綜合性設施游樂項目,乃至投資上億元的主題公園和旅游綜合體。
當地統計數據顯示,迄今,該區農民在全國經營有3000多家游樂園(場),實現除港澳臺外的省份全覆蓋,縣城覆蓋率達99%以上,游樂園(場) 布點率占全國同行業的70%;轉移該區農民就業逾萬人,帶動就業30多萬人,在外總投資上百億元,年總營業額達500億元,營業額占全國同行業約10%,每年給該區從業農民帶來約10億元的純收入。
“龍閣迷宮”成長記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不久,工農業高速發展,但游樂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當時,我和老鄉吳新福看準了這個商機,就北上蘇州,建起了游樂園。”樟湖鎮溪口村村民廖連生是南平市延平區最早從事游樂產業的一員,1987年,他在蘇州虎丘建起一座外觀呈龍形的巨型“龍閣迷宮”,閣內用毛竹、木板、玻璃鏡等物件分隔成多個大大小小的“迷宮”,并配置以電動游樂機等時髦裝備。
“龍閣迷宮”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熱捧。據廖連生回憶,開業的首日就賣出了1萬多張門票。
很快,延平區樟湖、巨口、太平等3個毗鄰鄉鎮的農民紛紛結伴集資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公園,仿效廖連生“做龍”。
如今的南平市游樂行業協會監事長陳明便是其中一員。他先后“轉戰”湖南、云南、貴州等地,將“龍閣迷宮”開枝散葉。
后來,隨著人們娛樂需求的不斷變化,“龍閣迷宮”日漸跟不上時代步伐。1993年,陳明跟不少同鄉一樣,開始轉型做機械游樂設備。5年后,陳明開始試水海洋公園,并在多地建起了海底世界,投資額在幾千萬元至幾億元不等。
得益于起步早的優勢,加之游樂行業具有一定的專業門檻,短短幾年時間,延平農民就用這樣“母雞帶小雞”的方式,把“龍閣迷宮”及其衍生出來的各類游樂項目開遍了全國城市的公園。
巨口鄉黨委書記吳堯生介紹說,目前巨口有4000人在外從事游樂產業經營,占全鄉人數的三分之一,樟湖鎮外出經營游樂業的農民也在6000人以上。
抱團取暖謀發展
去年10月底,南平市游樂行業協會在延平區成立。在此之前,延平籍游樂業業者一度飽受惡性競爭之苦。
“自己人挖自己人的墻腳,算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南平市游樂行業協會會長陳明源說,“粗略估計,目前,全國20%的城市中,游樂產業都是延平人相互競爭。”
游樂業前期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目前,中小型城市游樂園面積多在10到30畝之間,投資規模在1000萬元到2000萬元間。
“這種投資千萬元以上級別的游樂設施具有很強的排他性。尤其是在中小城市,一旦出現第二家,就很容易形成惡性競爭。”陳明源這樣解釋。
“實際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游樂業主們就開始逐步經營大中型設施游樂項目。游樂行業規模化才能帶來高效益。”廖連生說。
經過這些年的摸索和競爭,不少延平同業者都已經意識到,只有抱團互助,延平游樂行業才能進一步發展。在同業者的推動下,南平市游樂行業協會成立。
“目前,協會已有300多名會員。我們希望吸納更多的老鄉同行進來,一同發展壯大。”陳明源認為,行業協會的建立,可以促進資源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甚至避免同行間的惡性競爭,還能推動同行之間的經驗借鑒,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打造“游樂業之鄉”
今年6月,上海迪士尼樂園甫一開業,就受到了熱捧。
“有了文化內涵,游樂行業才有靈魂。”在南平市游樂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學政看來,迪士尼樂園的取勝秘籍就是兩個詞:規模化和文化內涵。
“迪士尼樂園豐盈的文化內涵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再加上強大的運營能力和規模,想不賺都難。”陳學政說。
陳明源也認為,近些年,游樂市場對游樂園的主題和建造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對文化元素注入的要求也日漸提升。就目前來看,“延平籍”游樂產業盡管已經轉型主打特色和文化內涵的綜合性大型游樂園,但在這兩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
“規模上很難與歡樂谷、宋城旅游等國內大型主題公園相提并論,文化創意上更無法與迪士尼樂園等國際大鱷競爭。”在延平區工商聯主席駱愛珠看來,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和長期性的戰略規劃,導致延平難以形成品牌游樂企業。
經濟進入新常態,延平“做龍”產業也面臨著新考驗。如何提前應對? 延平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嘉明表示:“我們一方面通過優化寬松的發展環境,吸引與鼓勵在外游樂企業在延平設立總部。一方面設立游樂產業發展基金,希望借力旅游產業實現游樂產業的轉型升級。”此外,該區有關部門還將借助延平游樂產業遍布全國的優勢,著力打造“中國游樂業之鄉”的獨特游樂文化品牌形象。
責任編輯:周冬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南平副市長、“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