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寧德壽寧縣劉厝村的美麗蛻變

    扶貧戶張金標的養鴨、養魚基地

    寧德壽寧縣劉厝村的美麗蛻變

    規模種植的大棚葡萄園

    寧德壽寧縣劉厝村的美麗蛻變

    劉厝村新貌

    8月8日,筆者在寧德壽寧縣鳳陽鎮劉厝村采訪看到,劉厝至榅洋里2.2公里的生產機耕路正在平整路面,準備鋪設澆灌水泥路。在此養魚、養鴨的精準扶貧戶張經標,告訴記者,如果該機耕路修通后,我們種養殖戶就不用再肩挑手提,極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今后更方便了。

    陪同采訪的駐村干部葉光延介紹,今年,我們要把該機耕路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加以推進。這一帶有農田300多畝,茶園200多畝,林地3500多畝。如果道路修好后,不僅方便目前的6戶養殖戶、100多戶種植戶的群眾生產,而且還可以開發荒地種植葡萄,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

    打通 “富美鄉村 ”的大動脈

    要致富,先修路。這不但是村民的熱切期盼,也是農村扶貧工作目標之一和切入點。

    劉厝村位于福建省壽寧縣鳳陽鄉的西北部,離鳳陽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海拔847米,2006年底通了進村水泥公路。村落面積9.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365人,306戶,轄劉厝、外橋頭、東村、彭泥洋、榅洋底5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

    該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也并不通暢,也沒有強力的產業支撐,鮮有企業愿意落戶。去年村兩委班子換屆,兩大主干都進行調整更新,他們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對進村的4公里的村道進行維護。投入10萬元,清理道路邊溝及雜草淤泥 ,修建了5處塌方護磡。投資30多萬元,鋪設了1000多米的葡萄園機耕路水泥路面。投資60多萬元,對劉厝村1000多米的河道進行清淤拓寬整治,鋪設了兩岸水泥巷道和石欄桿。

    隨著幫扶工作的開展,劉厝村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配套得到不斷完善,不少在外企業家們看到了家鄉投資前景,紛紛返鄉創業。這也讓劉厝的致富之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劉厝村還大力在“富、美”上作文章,以第一產業為基礎,不斷發展壯大第二、三產業,加快農業的產業化進程。同時,該村大力發展茶葉等傳統產業,大力扶持和培養高山晚熟葡萄特色農業和種養業,積極爭取養殖項目。目前,涌現出有上規模黑山羊養殖場2戶300多頭,養魚、養雞、養鴨、養兔專業戶10戶,30多戶農民種植葡萄200多畝。他們都已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吹響“最美鄉村”的集結號

    走進新裝修的村委會大樓,寬敞的會議室靚麗整潔,各辦公室桌椅、電子設備齊全。村黨支部書記葉馬嬌告訴筆者:“一年前的劉厝村,由于前任村主干常年在外,村里連像樣的辦公場所都沒有。今年,我們投入了10萬元資金進行裝修,現在黨員學習、群眾會議、村里各項活動都在集中到這里。”

    早在上世紀的1985年,劉厝村曾被評為省級文明村。如何發揚傳統,恢復曾經的榮譽?文明是最好的語言,潔凈是最靚的風景。

    “村容環境是鄉村的外表,文明人和則是鄉村的內涵,鄉村環境美了,農民富了,還要引導群眾轉變生產生活習慣,樹立文明新風。”我們就是從美化村容,講究文明開始的,件件抓落實。葉馬嬌如是說。

    如今走進劉厝村,道路干凈整潔,兩旁綠樹掩映, 村中小溪穿村而過,溪水清澈透明,兩岸民房錯落有致,村旁四周古木參天,濃蔭密布,水尾有座古廊橋如彩虹般倚臥兩岸。整潔舒適的環境讓人神清氣爽,延年益壽。

    據了解,劉厝村有水田960畝,茶園865畝,林地8160畝。大業坑山場有2300多畝的原始次生林,樹種繁多,生態植被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75%。該村山清水秀,是天然的氧吧,全村人口1300中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39個(其中90歲以上占11人),占總人口3%。近年來,該村的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動水平日益提高,村風文明,人和業興。

    懷揣“宜居宜業”的安居夢

    “鄉村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為劉厝人帶來了喜人變化。村中的16戶貧困戶、27戶低保戶、6戶五保戶,除19戶無勞動能力的低保戶和五保戶外,其余30戶預計今年能全部脫貧。這兩年來就有10多戶農民蓋起了新房。”縣人大代表、村民主任張福強告訴筆者。

    在村委樓里,筆者見到了前來辦理土地整理項目手續的繆伏琴、繆伏榮兩姐妹,他告訴筆者,他們對劉厝村這兩年的改變感到欣喜和驕傲,今年返鄉創辦養殖場,種植蔬菜水果,表示愿意扎根家鄉。而像繆伏琴有這類想法和行動的村民在村上不占少數。東村就有6戶外出經商的村民返鄉種植葡萄,每畝葡萄能收入1.5—2萬元。

    錢袋子鼓了,劉厝人的精神生活也變得豐富起來。“現在,全村村民廣泛參加了健身舞蹈、健康民俗及思想道德教育等文化娛樂活動,晚上村里的活動室,看書、下棋、打牌的人從未間斷,我們天天都要來這里活動。”老黨員張國璋說。

    “生活在我們村只會越來越幸福!”走在劉厝村,筆者都會聽到村民對現在生活的感慨。劉厝的變化讓村民有目共睹,大家堅信明天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周冬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泉州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庫開放申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永和县| 娱乐| 千阳县| 理塘县| 探索| 红安县| 保靖县| 石楼县| 阜新| 礼泉县| 铜鼓县| 堆龙德庆县| 临江市| 霍城县| 新昌县| 黄龙县| 洪泽县| 桦南县| 广东省| 纳雍县| 大关县| 龙山县| 郴州市| 鞍山市| 新宾| 宁陕县| 阿坝| 两当县| 南平市| 平谷区| 淮滨县| 油尖旺区| 石城县| 太保市| 吴忠市| 龙岩市| 杭锦旗| 宝应县| 手游|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