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王晴)落地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上線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航空電子貨運平臺,實現我國航空貨運電子化的突破;引入一批數字化優質項目,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積極融入數字經濟發展大勢,廈門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數字中國”建設相關精神,圍繞“數字福建”的部署要求,發揮產業優勢和“自貿+”改革創新優勢,加速打造數字自貿試驗區。
目標既定,蹄疾步穩。去年,廈門率先出臺《廈門片區打造數字自貿區三年行動方案》,強化數字產業與數字基建的發展互動,推進數字監管和數字服務進一步融合,力爭到2022年,廈門自貿片區率先建成全國領先的5G綜合保稅區和“數字金磚”先行區。
數字基建筑路
無人自動駕駛集裝箱卡車在碼頭自如穿梭,按照控制中心的指令精準完成交箱裝船與卸船接箱等系列操作……去年,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在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投產,借助5G網絡等技術,港口作業不僅呈現滿滿的科技感,也更加智能高效。
“打造數字自貿試驗區,核心在于數字基建。”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推動“數字港口”建設的同時,片區還加快智慧物流應用。依托戴爾科技集團、嘉里大通共建智能物流體系,啟用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為基礎的智能倉儲物流系統,通過人工智能算法保障物流作業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紙張使用節約90%,叉車推車等搬運設備減少95%。
廈門片區率先建設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實現全港物流信息無縫聯接、便捷共享、動態跟蹤和無紙化交接,碼頭閘口通過時間壓縮2/3,每年為企業節約1.56億元,港口物流全面進入無紙化時代。
堅持基建先行,廈門自貿片區正構建起數字化“高速車道”。目前,片區協調三大通信運營商加快建設5G網絡,已建成249個5G基站,實現廈門片區公共區域5G網絡全覆蓋,建設5G綜合保稅區,并結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園區,建設國內一流的數字基礎設施。
數字產業蓄力
數字基建筑起高速路,數字產業則提速領跑。緊緊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廈門自貿片區積極發展數字優勢產業。
一方面,大力推進“平臺+互聯網”深度融合,以數字化賦能廈門片區14個重點產業平臺做大做強,引領運用新一代數字技術推動主要供應鏈企業的數字化,打造集成電路全流程服務模式,建成全國首條涵蓋集成電路設計全產業鏈公共技術服務體系;另一方面,深挖數字貿易潛力,深化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建設,象嶼跨境電商產業園成功入選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2020年廈門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27.83億元。
不僅如此,片區還出臺了促進供應鏈創新發展若干辦法,以數字賦能供應鏈發展。去年,區內排名前50的重點供應鏈企業銷售額4825億元,同比增長48.7%。
以數字經濟賦能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優質產業項目成為源源不斷的動力。去年,人工智能物聯網領軍企業涂鴉智能、螞蟻開放聯盟鏈(廈門)創新基地、布比區塊鏈項目等落戶廈門片區,同時,探索建設“一帶一路數字商務產業園”暨兩岸網紅電商直播基地,上線“海運費境內外匯劃轉支付場景”。聚焦數字創新重點領域,結合廈門數字自貿試驗區戰略發展規劃,廈門自貿片區生成60個重點數字經濟發展項目,總投資約150億元。
數字監管提效
不久前,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航空電子貨運平臺上線。該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空運出口“一單多報”和“安檢驗訖放行電子化”,簡化空運出口環節企業信息的重復錄入,減少6種紙面單證,可實現貨站收運作業效率提升90%以上(現場作業時間除外),貨代外勤工作量減少70%以上。
大膽闖、大膽試,廈門自貿片區持續在數字監管模式上創新,推動智慧監管。疫情期間,廈門海事局率先在廈門自貿片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成啟用“海事國際航行船舶疫情防控監管平臺”,統籌集成船舶、船員、疫情大數據信息,自動比對生成防疫風險標識,以信息化手段代替人工盯防排查的管控模式。
此外,片區依托“單一窗口”平臺在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輔助管理系統,對海關監管流程進行優化,實現“先進區、后報關”的業務流程改造,大幅簡化企業提離手續。去年10月,國家口岸辦將廈門列為開展國家“單一窗口”標準版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驗證試點地區。
以監管提效為企業降本,廈門自貿片區創新集成電路保稅監管模式,上線運行海關信息化(ERP)系統,2020年全年完成對外付匯1627.63萬美元。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截至2020年底,累計完成對外付匯1696.33萬美元。
數字服務增色
去年底,中國(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國第三方銀行函證與詢查數字化服務平臺和全國跨境法人身份識別體系(LEI)平臺正式上線。兩大平臺由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和布比(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策劃設計,將有效助力廈門數字金融服務創新試點。
“不論是創新數字監管模式,還是提升數字服務水平,我們始終堅持需求導向,把企業需求和應用實際作為出發點。”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片區率先在全國上線中金金融“全國第三方函證與詢查數字化服務平臺”,推動銀行函證和企業會計報表的真實性線上認證。建成廈門片區空間信息數字化平臺,統籌建筑空間、房屋安全、市政管線、可招商空間等資源。
讓海量的數據資源突破共享壁壘,真正發揮效用,廈門自貿片區著力建設大數據服務中心,以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為基礎載體,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各類數據匯聚互聯和共享應用。目前,已對接5個中央垂管部門和22個地方政府部門,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APMEN)、國際航空電訊(SITA)、船訊網等機構及企業近百家,匯集數據逾10億條。實現單一窗口、口岸通關、智慧港口、一帶一路、對臺交流合作、跨境電商等六大主題板塊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展示。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大研究團隊發現抵御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廣譜中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