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廈門朝宗宮400年香火旺盛依然 鄭成功曾從這請媽祖金身

    廈門朝宗宮400年香火旺盛依然 鄭成功曾從這請媽祖金身

    ◆乾隆御筆親題﹃恬瀾貽貺﹄匾額

    海峽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 廈門沙坡尾朝宗宮,歷經近400年,香火仍頗為旺盛。“朝宗宮就在沙坡尾邊上,在長達百年的時間里,沙坡尾是海峽兩岸唯一合法的渡口,往來這里的官員、商賈和百姓都會到朝宗宮上香,祈求媽祖保佑一路平安順利。就連鄭成功從這里出兵收復臺灣時,也是這么做的。”彭一萬說。

    究竟朝宗宮、媽祖、鄭成功三者間有著怎樣的緣分?讓我們聽廈門文史專家彭一萬細細道來。

    1 歷經近400年香火旺盛依然

    海風吹拂下,跟隨彭老的腳步,走過月牙形的沙坡尾,穿過“盛世梯航”的接官亭石牌坊,朝宗宮便近在眼前。

    步入朝宗宮,可以看到,大殿里供奉著諸多神明:正中間是天上圣母(媽祖),左右兩側分別是太上老君、水仙王和龍王、風雨雷電諸神。

    朝宗宮肇祀于南明永歷十六年(1662),主奉“天上圣母”。此地古稱“玉沙坡”,清康乾百年間,朝廷指定唯一通往臺灣的渡口即設置于朝宗宮前駁岸,因此朝宗宮的“媽祖”成為赴臺的官員、商賈、民眾的精神慰藉。

    如今的朝宗宮坐落于沙坡尾避風塢一隅,香火仍頗為旺盛。從籌備到建成,這座朝宗宮走過了近400年歷史,也歷經了幾次重修。

    道光廿九年(1849),廈門海關總辦陳世榮捐俸重修;民國二年(1912)廈港電廠興建,占用朝宗宮所在地,在靠海一隅新建“朝宗宮”;民國廿九年再次重修,惜于廈門解放前夜(1949.10.16),廈港電廠遭受炸毀,殃及朝宗宮后殿。十年后,遭受特大臺風襲擊而坍塌。所幸媽祖神像移至民宅,延續朝宗宮香火;進入新世紀,有識之士重建、恢復朝宗宮。

    2 這里的媽祖護佑鄭成功收復臺灣

    “當年,從這里出兵收復臺灣時,鄭成功從剛剛草創的朝宗宮里恭請了三尊媽祖金身,隨艦護軍。結果,在航行途中還發生了一件特別神奇的事情。”彭老說。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廿三日媽祖圣誕之日,鄭成功出兵收復臺灣。大軍渡臺途中,兩次阻風回駐澎湖。三月三十日風浪尚未平息,但鄭成功唯恐貽誤大潮汛期的有利時機,毅然下令冒風進軍。四月一日,鄭成功親率大軍航抵鹿耳門港外,當時港口極淺,水底多暗礁,大船不能入。鄭成功立即整衣冠,率部將在船頭設香案,向天禱告。禱告完畢,承媽祖之神庇,海水忽漲數尺,大小戰船得以順利駛入。

    1662年2月1日,被占達38年的寶島回到祖國懷抱。戰后評功,鄭成功欽定:媽祖平息風浪,涌潮濟師,功居首位,自行創建媽祖廟供奉銀同媽神像,銘記護海女神功績。從此,鹿耳門媽祖廟香火鼎盛,成為臺灣第一座黑臉媽祖廟,并多次分爐。今天的嘉義、云林、南投等地都有奉祀銀同媽。

    彭老說,他參訪正統鹿耳門圣母廟時,該廟主任委員王明義先生特地從圣壇頂部請下三尊古老的媽祖雕像,并向眾人介紹:“登上鹿耳門后,鄭成功即下令建廟,供奉這三尊媽祖,所以這三尊媽祖統稱‘國姓媽’,分稱開基媽、文館三媽、武館三媽。”

    后來,王主委還請圣母廟老前輩,搜出珍藏的史冊,與大家一起研討,印證“兩岸一家親,兩廟脈相連”的情緣關系。

    3 乾隆皇帝曾御筆題匾

    時光回溯到乾隆五十一年冬,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次年正月,兩廣總督李侍堯赴閩接任閩浙總督。隨后,他奉乾隆圣諭,親詣朝宗宮朝拜媽祖,祈禱渡臺將士所乘船只順風。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也正因為朝宗宮‘媽祖’屢‘助’朝廷將士平安渡臺,朝宗宮頗受乾隆皇帝重視,不但御筆親題“恬瀾貽貺”匾額,還撥銀500兩敕修,并發下琺瑯五供八寶、漆挑珠幡和御用藏香等皇室供品,供朝宗宮張掛、供奉。”彭老說。

    1912年,廈港電廠興建,占用朝宗宮所在地,經各方協商,在靠海一隅新建“朝宗宮”,并將相鄰的風神廟、龍神廟以及斗姆樓眾神像迎請入朝宗宮一并供奉。所以,如今的朝宗宮內懸掛了兩方乾隆皇帝御賜匾額,另一方為乾隆二年御賜風神廟的“惠應波恬”匾。

    除了御賜匾額,朝宗宮還有文人墨客留下的筆墨,如鼎鼎大名的一代畫圣、清代詩人、書法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當然,也少不了記載朝宗宮歷史的碑刻,如《水坡尾朝宗宮石碑》,現被收藏于廈門市博物館內。

    4 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圣地

    朝宗宮,不僅有深厚的歷史積淀,豐富的文化底蘊,現在更是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的圣地。

    彭老介紹,2015年6月中旬,兩岸鄭成功文化節在臺灣舉辦,廈門延平郡王祠的國姓爺神尊,在赴臺前,特地到朝宗宮舉行進謁大典,踩街繞境。活動完成后,國姓爺神尊從臺灣返回廈門,又到朝宗宮拜謁媽祖。“神尊往返海峽兩岸,走的是當年鄭成功進軍臺灣的水路:廈門-金門-鹿耳門,可謂‘三門共走成功路’。”每每提及于此,彭老都頗為感慨。

    于是,朝宗宮管理委員會發出倡議:廈門朝宗宮、臺南正統鹿耳門圣母廟、金門媽祖宮廟文化發展協會義結金蘭,共同弘揚“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共同弘揚“忠貞愛國,成仁取義”的鄭成功精神。2018年6月22日,借廈門市舉辦鄭成功文化節之機,在“三門共走成功路”聯誼大會上,三方簽訂了《結盟書》,可謂“三門共仰,兩岸結緣”,開辟了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與媽祖文化交流的新途徑。

    2018年7月27日,臺南正統鹿耳門圣母廟所供奉的國姓媽之一――文館三媽,在闊別357年后首次回鑾廈門朝宗宮,這是“根”的情懷,“祖”的認同。彭老說,大陸的廟宇首次把媽祖文化與鄭成功文化交融并舉,意義絕非尋常。這是海峽兩岸的歷史情緣,既體現了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促進了臺灣同胞對祖國的認同感。

    導報記者崔曉旭/文常海軍/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廈門朝宗宮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绥宁县| 牙克石市| 平果县| 天峻县| 蒙山县| 界首市| 岑巩县| 新宾| 新巴尔虎左旗| 离岛区| 饶阳县| 乐都县| 通辽市| 板桥市| 天门市| 沂水县| 都兰县| 肥东县| 揭东县| 娱乐| 石泉县| 武川县| 简阳市| 隆尧县| 金乡县| 涪陵区| 比如县| 安仁县| 桂东县| 深圳市| 江都市| 汶上县| 循化|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盟| 泸州市| 济阳县| 梁平县| 中山市|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