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陳化成公園力爭上半年建成 將為環東海域和同安增添新的文化地標
陳化成公園主體基本完工,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陳化成公園即將建成,將為市民提供了解英雄事跡的好去處。
海峽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盧漳華 通訊員 鄭素描 余雪燕 圖/通訊員 陳嘉新) 面朝波瀾壯闊的大海,武將面容剛毅,披風微起,左手握鞘,右手拔劍,氣勢雄偉。開車經過丙洲大橋的市民,很容易被丙洲島東北部這座高達17.56米的陳化成雕像所吸引——雕像的形象是出生于丙洲島的民族英雄陳化成。
如今,隨著丙洲島北部景觀綠化一期工程逐漸收尾,市民不僅可以遠觀雕像,還可以近距離瞻仰英雄。因為圍繞陳化成雕像而建,丙洲島北部景觀綠化一期工程項目也被各方稱為陳化成公園。
記者近日獲悉,陳化成公園的主廣場和小廣場已基本完工,盡管沒有正式對外開放,但已經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游玩。這座臨海而建的公園,既為市民提供了感受英雄氣概的好去處,也為環東海域和同安增添了一座新的文化地標。
進展主廣場和小廣場已建成 正進行掃尾施工
26日上午,太陽沖破云層,暖暖的陽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記者來到丙洲島北部景觀綠化一期工程施工現場,陳化成雕像面朝大海,高大威武;公園主廣場和小廣場已經完工,廣場周邊有活動草坪、林蔭綠地,各種常綠樹種及開花植物點綴其中。小廣場旁配有小型停車場,有100多個停車位。周邊剩余的部分邊角地帶綠化正在進行掃尾施工。
記者從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獲悉,丙洲島北部景觀綠化一期工程經過一年的建設,主體已經基本完工,目前正在加緊邊角地帶的掃尾施工,項目將力爭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丙洲島北部景觀綠化一期工程位于同安丙洲島東北部沿岸,以北側養蝦池圍墻為邊界,往南與已建成的防浪堤銜接,直至南擋潮閘,整體場地形成完整獨立的濱水景觀帶,全長約1.1公里,總面積約4.3萬平方米。結合陳化成雕塑,項目分為中心活動區和濱水休閑綠化區。中心活動區以陳化成雕像為中心,包括建設廣場等;濱水休閑綠化區則結合海岸線展開,種植抗風、耐鹽堿植物等。
變化娛樂休閑好去處 讓周邊村民更有獲得感
同樣是臨海而建的雕像,陳化成雕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廈門的另一地標——鼓浪嶼的鄭成功雕像。可能有些人會問,這兩座雕像哪個高?答案是陳化成雕像。相關資料顯示,陳化成雕像由200多塊巨大的花崗巖石組成,比15.7米的鄭成功雕像高出近2米,相當于6層樓高。
此前,由于部分沙場堆積和違建,陳化成雕像周邊環境十分雜亂。近年來,市區各部門大力推進沙場整治,為陳化成公園的建設騰出了空間。隨著環東海域新城的開發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同安區和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在丙洲島開展環境整治和景觀綠化提升,陳化成公園應運而生。
在參建各方的積極推進下,春節前,公園的主廣場基本完工。西柯鎮和丙洲社區立即在這個家門口的公園辦起了春節聯歡會。村里的男女老少齊聚一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走親訪友的客人也都為之動容,紛紛贊嘆道:“這哪里是農村,比城里還熱鬧!”
春節雖已過去,但廣場上的市民每天依舊絡繹不絕。這個家門口的公園,給丙洲社區及周邊的村民們帶來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以前村路車多,沙塵漫天,沒地方休閑;現在直接到廣場上來玩,環境好,空氣好。”一位帶著孫子在公園休閑的大姐說,現在感覺幸福多了!
陳化成公園
即丙洲島北部景觀綠化一期工程,位于同安丙洲島東北部沿岸,全長約1.1公里,總面積約4.3萬平方米。項目分為中心活動區和濱水休閑綠化區。中心活動區以陳化成雕像為中心,包括建設廣場等;濱水休閑綠化區則結合海岸線展開,種植抗風、耐鹽堿植物等。
鏈接
民族英雄陳化成:扼守吳淞口 抗擊英軍力戰而死
據史料記載,陳化成是同安丙洲人,是晚清愛國將領,鴉片戰爭中的抗英名將。他出身行伍,習水性,精武藝,累遷至總兵。曾任臺灣總兵、福建水師提督、江南提督等要職,在鴉片戰爭中抗英,扼守吳淞炮臺,英勇戰歿。陳化成令敵人聞風喪膽,英國侵略者曾言:“不畏江南百萬兵,唯懼一人陳化成”。
現在的丙洲村內,不但保存著陳化成故居,而且建有陳氏祠堂,祠堂內有道光皇帝親題的“提督忠臣”金匾等。
陳化成從1830年起任福建水師提督,進駐廈門。其間,英艦多次窺伺福建沿海,他都及時發現敵情,率領將士阻擊,使英艦的侵略陰謀無法得逞。
1840年,當英艦進犯福建沿海時,陳化成率領士兵奮勇抗擊。他的腳部雖中炮負傷,但仍堅持戰斗,終于將英軍擊退。就在這一年,他調任江南提督,扼守吳淞口。
1842年,英軍攻陷乍浦后,進犯吳淞口。吳淞以東西炮臺為犄角,陳化成帶領參將周世榮守西炮臺,命令另一參將崔吉瑞守東炮臺。此外,寶山縣城作為西炮臺后方陣地,由兩江總督牛鑒駐守,寶山縣西北小沙背一帶,由徐州鎮總兵王志元駐守。
英軍大舉進犯時,陳化成身先士卒,登上西炮臺指揮戰斗。經過數小時的激烈炮戰,擊傷擊沉數艘英艦。這時,兩江總督牛鑒聽說陳化成擊退英艦,便大擺總督儀仗向吳淞而來。英艦瞭望哨發現了這支儀仗顯赫、招搖過市的人馬,立刻發炮轟擊。牛鑒嚇得丟帽棄靴,混在士兵中狼狽逃命。駐守小沙背的總兵王志元聽說總督逃走,也立即帶兵遠遁。駐守東炮臺的參將崔吉瑞也放棄東炮臺逃竄。英軍遂占領了小沙背和東炮臺,造成西炮臺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面。在英軍猛烈炮火圍攻時,陳化成毫不畏縮,堅守陣地,最后只剩下親兵幾十人,還激勵他們奮勇殺敵。英軍步步逼近,彈飛如雨,陳化成的胸部、脅下多處被擊中,還頑強地拼搏,直到壯烈犧牲,時年67歲。
英軍統帥占據上海后曾說:“此行良險,使有兩陳公,安能至此哉!”
陳化成遺體成殮時,百姓“罷市哭奠,聲震霄漢”,沉痛哀悼這位抗英愛國將領。1843年,他的靈柩被運回廈門,葬于金榜山下。1961年,陳化成墓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