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傳承千年的“油炬走境”昨晚登場 成海滄當地民俗文化品牌

    傳承千年的“油炬走境”昨晚登場 成海滄當地民俗文化品牌

    人們手舉火把,結隊在村道行進。

    傳承千年的“油炬走境”昨晚登場 成海滄當地民俗文化品牌

    -鑼鼓開道,“火龍”出發。

    傳承千年的“油炬走境”昨晚登場 成海滄當地民俗文化品牌

    -“火把節”吸引市民游客駐足觀看。

    海峽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李曉輝通訊員張韌圖/劉東華)昨晚是元宵節,皓月當空,在海滄不少村莊,上千村民手擎火把,繞境而走,祈福國泰民安,營造萬民同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這是民間傳統文化習俗——“海滄火把節”,民間稱之為“油炬走境”,如今是海滄當地的民俗文化品牌。

    據了解,“油炬走境”是海滄區第一批區級非遺項目。海滄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海滄新春文體薈剛剛閉幕,但傳統節日活動還在持續開展。除了“油炬走境”,海滄各個街道還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活動,讓傳統節日在海滄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場面壯觀

    “火龍”在村道中行進

    昨晚6點半,在海滄街道老街,“油炬走境”開始,村民們每人舉著一支點燃的火把,結隊沿著村道行進。火把看似簡樸,因戶戶參與而熱鬧喜慶,火光照亮了前行的大地,也照亮了海滄人幸福的臉龐。火把舉起來,長龍排起來,村民們把對新年的美好祝愿,都寄托在這熱烈的火光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生產生活中。

    同一時間,囷瑤村的上千村民也舉著改良的火把巡境,村民們自覺參與到“油炬走境”中,走出家門,互道“節日好”,其樂融融。該村黨委書記陳建南說,舉辦這樣的傳統民俗活動,不僅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增進了村民對村莊的認同,促進村民之間的和諧相處。

    除了海滄老街、囷瑤村,海滄的古樓農場、青礁村鴻江社等村莊,昨晚也都開展了“油炬走境”活動。

    觀者云集

    觀眾們直呼“太完美”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項民俗活動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市民、游客,其中還有不少國外游客,他們用相機、手機記錄下這一幕幕喜慶、熱烈的畫面。

    “白天游覽了海滄美景,晚上欣賞海滄民俗,太完美了!”從島內趕來的攝影愛好者童玉聰說。

    臺胞社區主任助理李佩珍說,海滄不少村居的游客量逐年增多,特別是院前社,民俗節慶是吸引游客的其中一個元素。“油炬走境”民俗,讓更多人認識了海滄美麗鄉村的美好生活景象,這有助于鄉村文化激活和傳播。

    記者了解到,青礁村院前社將于正月十七(也就是2月21日)舉行火把節,還沒有看過“油炬走境”的市民游客可以前往觀看。

    世代傳承

    沿襲至今已有上千年

    海滄火把節是極具地域色彩的元宵習俗,有別于我國其他地區的猜燈謎、吃元宵等活動,這是閩南農村地區歷經千年的民間習俗。

    據了解,“油炬走境”相傳自漢代,當時就有民眾舉著油炬,在鄉間田野驅趕蟲獸,祈禱獲得收成,沿襲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傳統的油炬由甘蔗桿綁制而成,后來改為竹竿綁上浸花生油的牛皮紙。取一根兩米多長的竹竿,一端留一米長作為把手,另一端剖為三瓣,兩瓣之間用紅紙條連接;用牛皮紙纏成紙繩,再纏繞在剖開的那一端;將花生油澆在牛皮紙上。

    “火把可以燃燒一個多小時,剛好從儀式開始到繞境結束。”海滄柯井張氏理事會理事長張志堅說,大多數材料都是村民自己掏錢購買的。

    廣受關注

    盛況分享到海峽對岸

    海滄“油炬走境”也引起了臺胞們的關注,不少臺胞社區主任助理主動參與,并將現場的盛況分享給海峽對岸的親朋好友。

    臺胞社區主任助理王嘉麟說,她在海滄工作生活半年多了,發現這里的人們淳樸、善良、友好是有根源的,那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重視。

    臺胞社區主任助理符坤龍去年就體驗過油炬的制作過程,他說,海滄居民非常珍視傳統民俗文化,“比如‘油炬走境’,這項民俗延續得很完整,讓人印象深刻。從中看到了村民們齊心合力的精神,也感受到了他們心懷感恩之心、奮發向上建設家園的熱情”。

    臺胞社區主任助理李佩珍認為,海滄“油炬走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包含了可貴的人情味,還蘊含著“敬天愛人”的理念,彰顯了地區的文化軟實力。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村莊里有許多民俗,其實就是規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這是有深遠意義的。

    《火把節放歌》

    四海茫茫北風洄,萬山沉沉曉星垂。

    踏遍海山追日月,滿天冰雪幾樹梅。

    寒風不斷英雄氣,紅雨常伴熱血飛。

    誰燃火炬燒黑夜?迎春待我一聲雷!

    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海滄區委副書記曹放

    專家說

    這是獨特的閩南節慶民俗

    傳統節日中有許多傳統民俗,其包含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同時又是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油炬走境”和元宵賞花燈一樣,不僅有極高的欣賞價值,也寄托著人民百姓對紅紅火火幸福生活的追求,展現廣大群眾向上向善、人往高處走的奮斗精神,值得珍惜和弘揚。這一民俗是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動案例,體現了閩南節慶的多樣性和人民的創造性,這種追求獨創性表現的精神、智慧和創造力,對于新時代閩南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具有深刻的啟迪和示范價值。民俗活動中的共同制作、共同參與和共同展示,也必將推動彼此的情感、共同的認同與集體審美價值取向。

    ——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合安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藝術是責任,藝術家是翻譯者——“Fre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永平县| 吉安市| 福州市| 盐池县| 石首市| 米易县| 寿阳县| 河间市| 桃园市| 麻城市| 潍坊市| 松桃| 武定县| 安陆市| 佳木斯市| 金堂县| 峨边| 鲁甸县| 阳春市| 仲巴县| 宝应县| 临海市| 红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唐海县| 三穗县| 安庆市| 宜兰市| 彭州市| 乐清市| 望城县| 元谋县| 霸州市| 台东县| 平阳县| 正定县| 和林格尔县| 绥阳县| 永修县|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