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記者 吳林增)昨日,第32屆廈門市青少年創新大賽在廈門科技館落下帷幕。本次大賽由廈門市科協、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科技局、廈門市環保局和廈門市關工委聯合主辦。
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每年舉辦一屆,是廈門市規模最大、涉及學科最多、規格最高、參賽學生人數最多的全市性青少年科學探究和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集中展示的科技賽事。目的在于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
搭建平臺 放飛青少年“科技夢”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分為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兩個活動板塊,內容包括競賽活動和展示活動兩個系列。
競賽活動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競賽。展示活動包括優秀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展、青少年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展。
作為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平臺和載體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經過3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規模與影響不斷擴大,示范性和導向性不斷增強,廣大青少年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規則意識得到了顯著提高。
大賽及其活動平臺的搭建,為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老師提供了施展才華,展示聰明才智的舞臺。
近年來,通過大賽選拔推薦的優秀選手摘取多項國家級和國際級大獎。在今年8月于上海舉辦的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廈門市選手摘取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7項,專項獎4項,“創意之星”1項。
可以說,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已經成為廈門市青少年展現自己科技才能的“星光大道”。
歷時3個月 近萬名師生享“科技大餐”
本屆創新大賽從今年9月份啟動,歷時3個月。11月26日、27日兩天,也是這次大賽的收官之戰,來自全市各地的優秀作品在市科技館集中展示,并有專家評審。經過激烈角逐,此次大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優秀作品將被推薦參加明年3月舉辦的第32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導報記者看到,比賽中展示的作品,很多創作靈感源于青少年對生活的觀察。比如,今年的臺風“莫蘭蒂”就讓雙十中學初三年學生曾興鵬想到發明一個窗戶漏水自動報警器。
參加本屆科技創新大賽活動的共有164所中小學、幼兒園的8848名師生,申報參賽項目838項,涵蓋13個學科,參賽的作品基本代表了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發展水平。
在參賽隊伍中,有一支代表隊格外被關注,他們來自金門,這是金門地區代表隊連續多年參加大賽。創新大賽已成為兩岸青少年學子增進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徑。
特寫
鉛筆盒變身“消毒柜”
在比賽中,廈門雙十中學初三年學生錢祎祎的身前只擺放了一個鉛筆盒,吸引了很多人的圍觀。
錢祎祎打開鉛筆盒,里頭已經經過了改造。在鉛筆盒里頭,有線路、電池,還有兩把湯匙。鉛筆盒的底部和蓋子都被貼上了錫紙。
而鉛筆盒最核心的元件是一個0.6瓦的紫外線照射燈。錢祎祎說,這個改造后的鉛筆盒,其實就是個迷你型“消毒柜”。
只要接通電源,紫外線就能對筷子、湯匙進行殺菌消毒。而消毒效果已經經過專門的監測,效果很明顯。
錢祎祎說,這個迷你型“消毒柜”的發明靈感源于妹妹。“有一次,我媽媽帶我妹妹去小吃店吃飯,結果,可能是碗筷不干凈,妹妹吃壞了肚子。”她說,“于是,我就發明這個紫外線‘消毒柜’,便于攜帶。”
責任編輯:肖舒
- 廈門杏林東路慘烈車禍事故原因:女司機操作不當釀慘劇2017-04-10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工廠樓下發現尸體 保安:事發時沒有聽到聲響2017-04-10
- 揭秘廈門“蜘蛛人”:在垂直立面上工作幾個月2017-04-10
- 投放泛濫 廈門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單車?2017-04-10
- 快遞“隱私面單”叫好不叫座 廈目前僅兩家企業2017-04-09
- 廈門產機器人有“臺灣腦” 腦文創植入人工智能2017-04-09
- 廈門一秒入夏 天氣燥熱羊駝換“輕裝”2017-04-09
- 廈門一學生被刀刺頭部身亡 兩嫌犯已歸案均為未成年2017-04-08
- 女子吃藥后海邊昏睡不醒 所幸被法醫救回一命2017-04-0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