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老病號”的許太太昨天發現,醫保卡里存著的就診預繳金各公立醫院可以通用了。許太太有糖尿病,常往醫院跑,以前這家醫院得存一筆預繳金,那家醫院又得存一筆,余額沒法跨醫院用,搞得許太太在好多醫院都有余額。現在,許太太的“麻煩事”終于解決了,市民醫保IC卡里的就診預繳金余額可以跨醫院通用啦。
在市人大持續跟蹤監督下,這個月起,就診預繳金在我市12家公立醫院實現通用共享。
昨天,市人大財經委召開“公立醫院醫療就診預繳金管理情況”審計整改“回頭看”座談會,對于還未接入通用平臺的最后一家公立醫院第二醫院提出批評,責成該院拿出整改時間表。據了解,該院承諾在半年內接入預繳金通用平臺。
【尷尬】
通用共享平臺運行兩年
僅4家醫院接入
“我市公立醫院實行就診預繳金制度已經多年,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縮短病人就診時間。”市衛計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以前看病,檢查前要排隊繳費,化驗前要排隊繳費,拿藥前又要排隊繳費,就診預繳金免去了一次次排隊繳費的麻煩。掛號時,醫院會建議市民在醫保IC卡內預存足夠金額,憑卡就能完成預約掛號、診病、檢查、取藥等就診環節,電腦自動扣費,卡里余額可以到門診收費處結算退回或留到下次使用。
這本是件方便市民的好措施,結果意外變成了“麻煩事”。
由于各醫院的收費系統均為各自開發,沒有聯網,預繳金僅限于所在醫院使用。“麻煩事”出現了,市民就診完若沒退費,這筆錢就會長期滯留在該醫院,換家醫院就診時,明明卡里還有余額也無法通用,得再存預繳金。
“早在2013年市政府就關注到該問題,當年9月撥專款建設廈門市醫療就診預繳金通用共享平臺,2014年2月該平臺投用。但去年我們審計調查時發現,平臺投用兩年只有4家醫院接入,另外9家公立醫院都沒按規定接入,涉及金額上億元。”市審計局有關人士說,全市范圍推廣預繳金“通存通用”因此遭遇“梗阻”。
【破解】
市人大財經委跟蹤督辦
12家公立醫院納入共享平臺
審計工作報告提交至市人大常委會,引起人大高度重視。今年5月,市人大財經委召集市衛計委、市人社局及部分市屬公立醫院,共同研究推動我市醫療就診預繳金在各公立醫院間實現通用共享。在市人大持續跟蹤監督下,5月中旬,市衛計委制定出就診預繳金通用共享平臺各公立醫院上線時間表。
昨天的座談會上,記者了解到,截至6月30日,除廈門第二醫院外,就診預繳金在我市各公立醫院實現了通用共享。除了原有已上線的4家醫院(市中醫院、市心血管病醫院、市婦幼保健院、仙岳醫院),我市另外8家公立醫院(第一醫院、中山醫院、口腔醫院、第五醫院、第三醫院、同安區中醫醫院、海滄醫院、兒童醫院)均納入了通用平臺管理。
不過,還有“漏網之魚”。我市有13家公立醫院,接入了12家,還有第二醫院未接入平臺。昨天的座談會上,市人大財經委對該醫院提出批評,責成有關部門督促該醫院拿出接入時間表。據了解,該醫院擬在半年內接入共享平臺。
【探索】
探索智慧醫療體系建設
或將社會醫院也納入該平臺
除了公立醫院,廈門還有許多社會辦醫院,市衛計委初步計劃,在自愿的前提下,將社會醫院等也納入預繳金通用系統。
同時,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探索智慧醫療體系建設,方便群眾就醫繳費結算,提升群眾就醫體驗,緩解醫院窗口服務壓力。
十二家醫院名單
●市中醫院
●市心血管病醫院
●市婦幼保健院
●仙岳醫院
●第一醫院
●中山醫院
●口腔醫院
●第五醫院
●第三醫院
●同安區中醫醫院
●海滄醫院
●兒童醫院
【提醒】
多個地方可充值醫保卡
在醫院,排著長隊給醫保IC卡充值,這種“麻煩事”很多市民都體驗過。昨天,記者從市衛計委了解到,以后市民不必到醫院排隊查詢或充值,可以通過多種便利渠道省去排隊的麻煩,未來衛生部門還將繼續拓寬預繳金充值渠道。
目前,除醫院窗口、自助機外,市民還可以通過建行、農行、興業銀行、廈門銀行、浦發銀行等銀行提供的便利渠道進行查詢與充值,還可以通過銀聯便民支付點、銀聯便民平臺、廈門市市民健康網、“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微信公眾號、“銀聯廈門U生活”微信公眾號等充值渠道進行查詢與充值。
【數據】
已開戶275萬戶
截至6月30日,預繳金通用系統已開戶275萬戶,累計交易筆數1181萬筆,交易金額16.6億元,預繳金賬戶專戶余額累計3.19億元。
1
廢除“在一個自然年度內享受臨時救助的次數一般不超過兩次”的規定
2
臨時救助金不再以現金形式發放,全面推行社會化發放,將臨時救助金直接支付到救助對象個人賬戶上
3
凡認為符合救助條件的居民家庭或個人均可以向所在地街(鎮)提出臨時救助申請
臨時救助
個人也可申請
市臨時救助辦法修訂出臺
本報訊 (記者 衛琳)記者昨日獲悉,廈門市政府日前出臺了新修訂的《廈門市臨時救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突出對因災、因病、因學等大的變故致貧、返貧問題的“兜底”解決,掃除社會救助“盲區”。
【解讀1】 新增個人對象
臨時救助首次新增個人對象,因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突發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難,暫時無法得到家庭支持,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個人可以提出申請。
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專項社會救助制度覆蓋范圍,但由于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子女上學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家庭也可申請臨時救助。《辦法》對非本市戶籍居民享受救助的條件進行了較大調整,改為“在本市辦理居住證(或辦理暫住證且居住半年以上)、有固定住所且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費”。
【解讀2】 與低保相銜接
我市臨時救助標準由各區確定改為了全市統一量化,與低保標準相銜接。在此救助基礎上,對因罕見病、大病等特殊情況經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極度困難的,各區應結合當地實際適當提高救助標準;要加大對各類困境兒童的臨時救助力度。
同時規定了受助流浪乞討人員生活費的標準,其中未成年人和特殊類型受助人員(如家暴受助者、臺胞等)按低保標準確定,成年人按低保標準的75%確定,按救助天數計算發放。
責任編輯:黃小群
- 老胃病吃這3種水果等于火上澆油!2017-04-06
- 省立醫院開設聯合門診 掛一個號可看多科病癥2017-04-01
- 女子在油菜花田里拍張照片 進了醫院...2017-04-01
- 醫院索7年停尸費怎么回事?無名尸體放在醫院7年要如何處理2017-03-31
- 兩蟊賊潛入醫院盜竊手機被蹲守民警當場抓獲2017-03-28
- 在榕外國人參訪醫院盛贊設備先進 福州中加國際學校9月開學2017-03-26
- 你看不懂的醫美產業,并非“花錢買顏值”這么簡單2017-03-22
- 傳好大夫“虛擬互聯網醫院”被國家衛計委叫停2017-03-22
- 公公擔心兒媳楊冪成天熬夜:應該檢查一下身體2017-03-22
- 泉州六所公立醫院實行院長年薪制 績效考核每年一次2017-03-21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