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成績已于昨日公布,但小吳卻看不到高考成績了。
昨日下午3點左右,小吳和同伴到白城海灘玩,結果不慎溺水。傍晚6點多,小吳被沖到岸邊,經急救人員確認,他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除了白城這起溺水事件,昨天在環島路書法廣場、五緣灣沙灘、鼓浪嶼海濱浴場先后發生3起溺水事件。截至記者發稿時,除了環島路書法廣場溺水者獲救外,五緣灣那起已確認死亡,鼓浪嶼那起仍在搜救。
[噩耗傳來]
一名高考生溺水身亡
昨日下午3點多,小吳和另外3名同學到白城沙灘游玩。后來,一同下海游泳的同學上岸了,發現小吳沒有上來,趕緊到白城救生站求助。之后,救生員在事發地附近尋找了1個多小時,始終未發現小吳的身影。
不過,大家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在海邊尋找。
傍晚6時許,有眼尖的人發現,事發海域附近的沙灘上,出現了一個人的身影。
“估計是被海浪沖上岸的。”目擊者說,溺水者很快被拉上了沙灘,現場有人打了120求助。急救人員趕到后,檢查發現溺水者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經確認,溺水者正是小吳。
記者了解到,小吳和另外3名同學來白城沙灘游玩。因為會點游泳,小吳和另外兩名男生換上泳褲,下海游泳。同行的同學說,小吳是南平人,今年剛參加完高考。
[事故頻發]
一天發生4起溺水事件
昨日15時許,五緣灣沙灘附近,外來務工人員小胡也下水游泳。不過,同伴很快發現,小胡從水面消失了。幾經尋找,17時許,隨著海水退潮,有人發現了小胡,熱心人幫忙將其拉上了岸。隨后,救援隊對小胡進行施救,但是最終回天乏術。知情人說,小胡是四川人,在廈門打工。
同樣在下午3時許,一名男子在環島路書法廣場附近海域游泳時發生了溺水,所幸其朋友及時發現,將其拖上了岸,并送往醫院救治。
昨日傍晚7點多,不幸的消息再次傳來。在鼓浪嶼海濱浴場,有3人下水游泳,后來只有兩人上岸,有一人失蹤。隨后,海警和消防趕到現場施救,截至記者發稿時,現場搜救仍在進行中。
溺水者,多是外地游客
“在海邊發生溺水的,多為外地游客。”
對于夏季頻發的海邊溺水事故,廈門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陳忒分析道。
為何溺水的多為外地游客?陳忒認為,一些內地來的游客可能見到大海后比較興奮,甚至有人沒換上游泳衣就沖進海里玩水游泳。但是,海水與內地的水庫等靜水水域不一樣,存在潮汐變化。平常的救援中,陳忒曾經碰到一些游客,在內地的水庫里游過泳,也會一些類似“狗刨式”等基本泳姿,但是仍然發生了溺水。
據他說,海水退潮時,沖力和拉力都很強,人力根本無法與潮汐力抗衡,但是因為這些游客不懂,會試圖逆流往岸上游,結果筋疲力盡;也有的因為下水前沒有充分熱身,在海里出現抽筋等情況,最后導致溺水。
“有些浴場和海域存在暗流,因此有關部門在這些區域外設置了安全游泳區域,但有些游客并沒有在安全區域內游泳,很容易就發生溺水等意外。”陳忒告訴記者。在平常巡邏時,陳忒和隊友們常常對一些游客到危險區域戲水的行為進行糾正,但是仍有少部分人不以為然。
“下午3點-5點是海邊溺水高發期。”陳忒解釋說,這個時間段氣溫有所下降,海邊有海風吹拂,此時來玩水的游客數量增多,出現溺水的情況也較多。
專家提醒
下海前,帶上“救生球”
陳忒建議,下水前游客應做好熱身活動,同時掌握潮汐規律,一般情況下,海濱浴場救生站都會公布每日漲潮退潮時間。此外,游泳和戲水最好到浮標圍起來的安全區域,一些陌生水域切勿隨意下水。
相信不少人都曾見過,本地的游泳者一般都會攜帶“跟屁蟲”下水(救生浮球)。陳忒建議,一些外地游客下水游泳時,可以選擇購買泡沫型游泳圈,提高安全系數,減小意外發生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