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經歷生死不辱使命 泉州警察講述驚心動魄的維和故事

    道路崎嶇陷入泥潭、環山險道剎車不靈、兩次身染致命疾病、槍聲不斷生死難料、思念家人只報平安……

    經歷生死不辱使命 泉州警察講述驚心動魄的維和故事

    林金龍(靠左邊的警察)看望孤兒院的兒童

    泉州網7月18日訊(記者 陳靈 通訊員 李肇興 (受訪者供圖))道路崎嶇陷入泥潭、環山險道剎車不靈、兩次身染致命疾病、槍聲不斷生死難料、思念家人只報平安……2002年以來,泉州共有5位民警先后前往蘇丹、東帝汶等地參與維和工作。在當地動蕩不安的局勢下,面對艱苦的惡劣環境,他們頂著高危勤務的心理壓力,承受著生死洗禮的嚴峻考驗,圓滿完成各項維和任務,令人肅然起敬。近日,記者采訪了其中3位維和警察,聽他們講述不懼生死、驚心動魄的維和故事。

    沒有電和自來水 新鮮蔬菜很少見

    2002年,27歲的泉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現為泉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張偉勇經過層層篩選,于當年10月至2003年12月,成為公安部第6批赴東帝汶的一名維和警察。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他又被派駐蘇丹執行聯合國維和警察任務。他是我省首位兩次代表中國赴海外維和的警察。在維和任務區,他和同事租住的是當地的土坯房,屋頂是鐵皮做的,沒有電和自來水,想要喝水必須到5公里外的軍營去取,且每人限量供應,勉強夠三餐之用。由于交通不便,當地物資短缺,市場上也很難買到新鮮蔬菜,每星期只能吃兩三次且數量非常少,“西紅柿只有雞蛋那么大。”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剛踏上東帝汶的土地時,心理仍然受到很大的沖擊。”2011年5月,晉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民警林金龍和泉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民警李劍偉,作為中國第16支赴東帝汶維和警隊的隊員,開啟他們1年多的維和之旅。回憶起初到任務區的情形,林金龍苦笑道,“到包考后,一下車,四周一片漆黑,什么都沒有。”距離張偉勇結束任務離開東帝汶已過去7年多,那里的環境并未改善多少,“剛到達的兩三天沒地方住,只能暫住在其他國家的維和警察處,找到租住地再搬走。沒有自來水,只能購買大瓶礦泉水當作飲用水。”分配到其他任務區的李劍偉亦面臨相似的環境,“當地的生豬養不大,因為沒東西可吃。”

    經歷生死不辱使命 泉州警察講述驚心動魄的維和故事

    李劍偉執行任務時燒火做飯

    騷亂現場傳槍聲 露宿區旁有地雷

    2011年8月的一天夜里,已過零點,溫度仍在35℃左右。李劍偉所處的巡警隊接到信息稱有人在街上打架斗毆,他和隊員們沒來得及穿戴裝備就出發了,“維和警察必須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沒想到一下車,眼前黑壓壓全是人,原來,這場“打架”其實是上百人的大規模騷亂。騷亂分子有的持砍刀,有的扔石塊,有的放火燒汽車,就連巡警隊車輛的車窗也被砸破,不時還響起幾聲槍聲。“先前培訓時,再怎么演練,危險都是可控的。一旦到那樣的現場,子彈不知從哪兒打來,生死只是一瞬間的事,現在回想起來都后怕……”任務在身,李劍偉顧不上受傷的危險,與隊員對現場進行控制,并及時呼叫增援,調派防暴、消防等部門,最終平息了這場騷亂。

    除了騷亂,維和警察們平時遇到最多的難題要屬惡劣的路況。“尤其到雨季,道路泥濘不堪。”張偉勇在蘇丹,有一次和同事外出執行任務時正下大雨,100多公里的路程開了10多個小時。車胎陷入泥潭打滑,他們用鋼繩綁樹上牽引,開足馬力,鋼繩斷裂,車子都上不來。眾人推車,泥陷到大腿處。還未到目的地時天色已黑,為安全起見,他們在路邊安營扎寨就地露宿,而一旁就是布滿地雷的雷區。每次外出,都必須按照規定的路線行走。

    “深夜12點多,車子突然慢慢停下來,開車的同事臉色發青,結結巴巴地說‘剎車失靈了’。”一天傍晚,李劍偉和兩名同事從東帝汶首都返回阿伊納羅,道路泥濘,云霧繚繞,能見度極低,一側山壁一側懸崖,3人輪流駕駛。“剎車失靈后,無線電和手機都沒信號,叫不到救援,考慮到該地段不適宜過夜,我們決定冒險開回來,我全程一二檔切換,用發動機制動控制車速,貼著山壁慢慢開……”回到當地警局已是凌晨3點多。

    兩次染上登革熱 只報平安與家人

    威脅維和警察安全的,還有疾病。“登革熱一共有4種,沒想到,我一個人就得過兩種。”2011年7月,抵達東帝汶一個多月的林金龍就因蚊子叮咬而染上了登革熱。“先發燒,后來全身痛,吃不下東西。”因當地沒有醫院,他只能去小診所看病并靠國內寄藥治療,過了7天終于好轉。始料未及的是,7個月后,由于連日的奔波勞頓,他再次染上登革熱。“大家都很擔心,因為很少有人會得兩次。”憑借良好的體格和頑強的意志,他奇跡般地挺了過來。

    林金龍赴東帝汶時,女兒剛出生不久,妻子和女兒是他戰勝疾病的精神支柱。在任務區,衛星電話僅供緊急情況使用,國際長途資費昂貴且信號不好,他們與家人的聯絡方式只有短信。“每天都會發一條報個平安。生病的事,也是快好的時候才和他們說。”

    經歷生死不辱使命 泉州警察講述驚心動魄的維和故事

    張偉勇與當地孩子合影

    張偉勇初赴東帝汶時剛結婚不久。李劍偉出發時妻子已有身孕,離開家門那一刻強忍淚水,不敢回頭看一眼。對家人的思念如影隨形,怕家人擔心,他們的短信內容總是“報好不報壞”。

    扶殘助困送溫暖 異國他鄉獻愛心

    在當地,維和警察們亦保護弱勢群眾、幫助當地村民。如作為組織委員的李劍偉和警隊不定期到孤兒院和殘障人救助中心開展送溫暖活動,積極響應警隊長倡議,發動全體隊員捐款,為當地孤兒院捐建兩間教室。不僅如此,他們還與當地聯系共建學校,資助困難學生,提議為偏遠山村鋪設飲水工程。

    他們說,在異國他鄉,家國情懷會更濃烈,更能感受和平的不易,對警察維護社會穩定、保護百姓安全的責任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當問及再度接到維和任務是否會去時,已兩次執行維和任務的張偉勇毫不猶豫地答道:“會。”

    責任編輯:林嶸

    責任編輯:唐秀敏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泉州警察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海宁市| 康马县| 攀枝花市| 新泰市| 沛县| 嵊州市| 黄梅县| 项城市| 阜平县| 禹州市| 筠连县| 庆阳市| 绍兴市| 阿尔山市| 泽州县| 轮台县| 大名县| 吴桥县| 东乌| 陆川县| 明溪县| 阜城县| 南城县| 永和县| 上蔡县| 民乐县| 新民市| 西和县| 东乌珠穆沁旗| 美姑县| 香港 | 包头市| 屯门区| 临猗县| 延寿县| 突泉县| 志丹县| 许昌市| 含山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