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今年是吳石將軍誕辰130周年。11月2日,主題為“以榕為根 以魂塑城”的福州先賢吳石、何遂系列紀念活動首場開幕式在三山人文紀念園舉行,以此銘記歷史、緬懷先輩,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同日,由何遂繪畫、吳石題詩的《長江萬里圖》長卷唯一復制件落藏三山人文紀念園。

    《長江萬里圖》長卷唯一復制件落藏福州

    觀眾參觀《長江萬里圖》唯一復制件。記者 陳暖 攝

    吳石是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上的杰出工作者,1894年出生于福州螺洲,1947年4月開始為中國共產黨工作,在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福州戰役中,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大量絕密情報,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重要貢獻。后因叛徒出賣,不幸于1950年6月10日被害于臺北。1973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何遂1888年出生于福州閩侯,是辛亥革命元老,曾任黃埔軍校代校務一職,抗戰之初即與中國共產黨保持良好關系。他雖不是中共黨員,卻一直為中國共產黨的事業而努力,作出許多積極貢獻。何遂與吳石是莫逆之交、生死摯友。

    《長江萬里圖》由何遂在抗戰期間繪就,長達66.4米,描繪了從長江源頭到黃浦江入海口的祖國大好河山,上面有吳石所題4首詩。該畫卷不僅展現了他們的才情豪氣,更展示出他們對國家民族的熱愛和立志報國的壯志,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教育意義。2023年6月10日,兩位先賢的后人將畫作捐贈給了國家博物館。

    11月2日,在嘉賓的見證下,何遂之孫何迪、吳石孫女吳紅將《長江萬里圖》長卷唯一復制件移交三山人文紀念園,表達對紅色基因傳承的深厚情懷。吳紅還提供了吳石遺書等用于展覽。

    福建省委黨史方志辦公室副主任鐘兆云對何迪先生和吳紅女士的善舉及紅色情懷表達了深深的敬意,并對福州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上不斷解放思想、探索創新給予了肯定。

    現場還發布了紅色研學線路,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上下杭管委會、倉山區、晉安區等相關負責人共同啟動定制紅色文旅/研學路線,共憶吳石、何遂的榕城足跡。

    開幕式后,大家前往三山人文紀念園英雄廣場瞻仰吳石、何遂銅像并敬獻鮮花。

    系列紀念活動由福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福州市三山名賢文化中心聯合舉辦,將持續到11月8日,還將開展相關文物展陳及研學活動。(記者 王玉萍)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行政機構網站刪除“漢人”改為“其余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扶风县| 南漳县| 六枝特区| 长治市| 凉山| 根河市| 昌邑市| 梓潼县| 梁河县| 阳朔县| 泗阳县| 康马县| 安乡县| 浦江县| 驻马店市| 吴忠市| 安乡县| 鄂伦春自治旗| 唐海县| 东莞市| 永城市| 璧山县| 沅江市| 长寿区| 汝城县| 杭锦旗| 巴马| 平邑县| 谷城县| 澳门| 酒泉市| 漳浦县| 家居| 吴川市| 崇左市| 工布江达县| 开原市| 芜湖市| 怀来县|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