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碧波蕩漾的閩江,浸潤八閩首府。山水風光與自然肌理,鐫刻在福州的大街小巷、城市鄉村。出門見園、推窗見綠成為尋常,居民暢享生態福利。

    福州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創新實踐地。當前,福州正全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傾力打造“生態高顏值、經濟發展高質量”的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看山、望水,品味榕城古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城市展開了一張張新畫卷。

    福州全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金牛山福道。 記者 林雙偉 攝

    打造宜居生態空間

    市民慢享幸福時光

    每天一早,家住鼓樓區翠園公寓的退休職工張明義都會沿著白馬河公園棧道步行至黎明湖公園,一邊鍛煉身體,一邊感受城市生態美景。休息時,他還會拿出手機拍張照片發在朋友圈。

    初夏的福州,天空格外湛藍,好空氣給張明義帶來每天的好心情。每隔三五天,他都會約上好友在黎明湖公園的大眾茶館,享受夏日的恬靜時光。作為“老福州”,張明義見證了這些年城市生態空間發生的喜人變化——“福州藍”司空見慣,內河水質越發清澈,城市公園越來越多……“除了每天晨練,我還時常乘坐綠色公交,游玩在福州的各大景區,真是應驗了‘七溜八溜不離福州’。”

    如今的福州,近1500個大小公園星羅棋布,新建近500公里濱河綠帶、300多個串珠式公園,統籌沿岸自然景觀與城市風貌,改善水系周邊整體人居環境。“出門見園”,隨時享受城市慢時光已成為常態。

    城市的好生態得益于福州市持續推進污染防治和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近年來,福州堅持全流域治理和全過程管理的理念,將全市107條主干內河和49條支流,按流域劃分為7個水系項目包全面治理,并引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15年為周期實施投資,設計、施工、運營管理一體化運行;福州還在全省首創成立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對所有涉水設施統一調度,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河長日”……從上游到下游,從水體治理到生態修復,一套堅實有力的治水“組合拳”,換來一條條河流的長“治”久清,讓市民出門就能暢享生態美景。

    持續推進生態治理

    山水之城生機煥發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蘆葦飄蕩,候鳥蹁躚,這里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這片總面積2300多公頃的大美濕地,是多種燕鷗類重要的繁殖區以及黑臉琵鷺等水鳥重要的遷徙停歇地和越冬地。

    曾幾何時,閩江河口也曾遭遇種種“創傷”,面臨各樣威脅。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入侵,侵蝕著紅樹林、短葉茳芏、蘆葦等本土濕地植物的生存空間。

    在閩江河口濕地協同保護修復中,福州實施閩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采用陸地海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的“三同治”模式,聚焦多類型生態問題精準施策,通過林分改良、退塘還濕、植被恢復、水環境綜合整治等,解決互花米草入侵、水鳥棲息地減少和海漂垃圾等問題,有效保護珍稀瀕危水鳥棲息地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穩定,同時輔以共享共治和產業拓展,讓濕地恢復其原始生態,2023年閩江河口濕地正式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閩江河口濕地的蝶變僅僅是福州全域生態修復的縮影。近年來,福州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工程、中華秋沙鴨和羅源卷羽鵜鶘保護拯救項目、濱海新城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等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讓福州這一山水之城煥發新生機。

    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保護生物多樣性

    5月底,在福山郊野公園舉辦的一場夜間探訪動物精靈的研學公益活動中,孩子們在生態保護志愿者的帶領下查看蝴蝶等飛蟲夜間的生活習性。發現燈光下飛行的蛾子和停在葉子上休息的蝴蝶時,孩子們說:“原來蝴蝶和我一樣,晚上都要睡覺的。”關注身邊的生態環境,提高生態環保意識,樹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樣的研學活動時常在福山郊野公園上演。

    福山郊野公園串聯大腹山、五鳳山、科蹄山三座山體,形成了以看山看水看城為特色的大型城市郊野公園。公園原生樹種有香樟、相思樹、檸檬桉等100多種,補植美國紅楓、銀杏、雞爪槭、水杉等樹種后達到200多種;初期調查已記錄鳥類130多種,昆蟲及兩爬類500多種,發現了白鷴、褐翅鴉鵑、領角鸮、鳳頭鷹、蛇雕、林雕、普通鵟、游隼、紅隼 9 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福山郊野公園以“青山研游·幸福閩都”為主題,以臥牛潭生物多樣性科普館為核心,聯合園區內多個核心點位,打造一個服務青少年成長,致力于傳播自然科學、閩都文化、榕城文化的“青少年科普研學營地”和市民出游的“微旅行目的地”,讓更多的市民、更多的青少年在低碳景區游覽的同時,和自然更加親近。

    福州人與山水和諧共生的探索未曾止步。2012年,金雞山公園動建福州首條無障礙山地綠道,實現了從城市中心走進自然森林;2015年,金牛山公園動建亞洲最長(9公里)的連續性無斷點全鋼結構城市森林步道;2016年,福山郊野公園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樣板;2017年,全面串聯建成的福道(左海公園—金牛山),為國內最長城市森林步道(19公里)……

    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福州積極打造山水城市,讓山道、巷道、水道相互串聯,市民和游客可以“看山、望水、走巷、憶鄉愁”,盡享綠色精致,感受福州之美。(記者 黃凌)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軍再次發生航母艦載戰機墜海事件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通辽市| 石首市| 平遥县| 苏尼特右旗| 丹巴县| 樟树市| 孝义市| 洪湖市| 禹州市| 绿春县| 武平县| 阳山县| 孝义市| 蒙城县| 临朐县| 平昌县| 元谋县| 崇阳县| 施甸县| 古交市| 苏尼特右旗| 镇巴县| 横山县| 紫云| 汉寿县| 桂林市| 新乡市| 永济市| 儋州市| 昌图县| 静安区| 平度市| 华容县| 六安市| 东台市| 读书| 泾阳县| 电白县| 胶南市|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