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建貢院古磚“密碼”被破解

    冶山公園內的貢院墻。

    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文 林雙偉/攝

    2017年,在冶山歷史風貌區仁壽堂背面的工地上發現了一塊福建貢院古磚。之后的幾年間,300多塊刻有“鴻福”“鴻祿”“鴻壽”“鴻喜”等銘文的古磚在冶山提升工程工地中陸續被發現。

    日前,精選了福建貢院古磚60多個最具代表性的銘文拓本集《福建貢院磚銘拓本集》出版發行,為讀者揭開了明清時期福建貢院的歷史。昨日,記者采訪了該書的作者陳元春和邱婷。

    篩選古磚

    建起貢院墻

    在冶山春秋園的天泉池附近,有一處用福建貢院古磚砌成的貢院墻。上面不僅刻有“鴻福”“鴻祿”“鴻壽”“鴻喜”等吉語,還刻有古窯名稱、工匠名字和記年等銘文。

    據了解,福建貢院帶字古磚出土后,以陳元春為代表創建的冶山斈(“學”的異體字)社的社員將古磚清洗干凈并制作拓本。去年夏天,在福州市名城委的邀請下,冶山斈社的陳元春、邱婷等人從300多塊貢院古磚里篩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古磚,用于建造冶山春秋園貢院墻。

    《福建貢院磚銘拓本集》對貢院古磚銘文進行注釋,解讀字義及其出處,力圖探究文字的意義和背后的文化內涵。書中還介紹了福建貢院的歷史和周邊的古代建筑及人物活動,幫助讀者了解古代貢院的職能。

    福建貢院古磚“密碼”被破解

    古磚上的銘文。

    根據銘文

    找到古磚產地

    據介紹,出土的貢院古磚大都來自清道光七年(1827年)福建貢院的一次修繕。

    2020年秋天,根據“大文山”“仙岐窯”“其元山”等古磚上的銘文,陳元春、邱婷等8名冶山斈社的社員,和民俗專家方杰一起前往閩侯縣南通鎮文山村、仙岐村、其元村考察,一天之內找到了文山窯、仙岐窯、其元窯3個古窯。

    據了解,這3處古窯自元代開始就燒制磚瓦,前幾年才停窯。在此之前,三坊七巷的古厝修復曾使用過文山窯生產的磚瓦。

    閩都文化專家、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盧美松說,有關部門可以進一步調查考證,將古窯列為保護對象。他說,冶山斈社通過古磚對福建貢院的建筑建造特征進行挖掘,是冶山歷史文化研究的一種新模式。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泸西县| 施秉县| 安乡县| 孝义市| 舟曲县| 正定县| 甘南县| 万安县| 阳春市| 和田市| 江陵县| 靖江市| 保亭| 利川市| 桐庐县| 敦煌市| 蒙阴县| 林西县| 名山县| 宜兰县| 义乌市| 乌兰察布市| 淮阳县| 旺苍县| 彰武县| 松原市| 宽甸| 陇川县| 宜春市| 镇原县| 临潭县| 鸡西市| 甘德县| 神池县| 旅游| 德州市| 寻乌县| 利津县| 察隅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