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迎來“首秀” 羅浮嶺景區開放迎客

    羅浮嶺景區全貌。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作為“三山兩塔”的福州名片之一,烏山是福州市民心中的重要記憶。為更好彰顯烏山的美與記憶,福州市啟動了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工程建設。4日,記者從市城鄉建總獲悉,重點打造的三大片區之一的羅浮嶺景區保護修復已基本完成,正式開放。

    在添景的同時,還有出行的便利。隨著烏山北坡人防通道“兩園”連通工程的加速收尾,今年春節前,市民從黎明湖公園新北門就可無障礙穿行至烏山歷史風貌區,園區主入口也增至9個,讓出行賞景更方便。

    還山于民 羅浮嶺上添美景

    “來探探新山徑!”3日上午,記者來到通湖路上的烏石山必得樓入口,市城鄉建總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工程項目負責人吳起飛帶著記者走起新路。這條烏山北坡上新辟的上山路,在元旦假期開放時,已有不少市民嘗鮮。

    “從無到有,是總面積1.5萬平方米的羅浮嶺景區的突出特點。這里原先可沒有石板路,都是建筑群和較為雜亂的綠化,屬于北坡斷點。”吳起飛介紹,隨著登山路的貫通,北坡山景也一一顯現。山體包圍間,拾級而上,一座依山勢建起的石橋映入眼簾,與亭臺配搭,頗有趣味。

    從“趙榜眼讀書處”等摩崖石刻沿線“近身”而上,便來到景區核心地帶。以正在保護修復中的歷史建筑王壯愍公祠為亮點,山上原本的建筑拆除后,烏山原始山巖地貌得以重新顯露。站在山體平臺上,這里便是北向觀城的最佳點,順著開闊的視線通廊,就可以遙望鎮海樓。

    山路拓了,北坡也承載了更多市民的歡笑聲,但這背后,是市城鄉建總團隊日日夜夜的奮戰。因施工大本營在山間,所以慣常使用的大型機械都“使不上力”。為此,項目團隊的“手工活”細之又細。

    “700多斤的石材人挑肩扛,大樹上山也得多次轉運。”吳起飛說,為給烏山守好綠意,在保留原有場地內的榕樹、榆樹、榔榆等古樹名木外,他們還補植了樸樹、烏桕、萍婆、香樟等精品樹種。因冠幅大、樹干高,但上山路陡,為確保樹木都能穩穩上山,他們對1公里的上山路進行“切分”,2次轉吊、4部車接力上山,才能把一棵棵大樹送到新家。

    片片綠意中,王壯愍公祠保護修復也加緊進行,預計今年春節前可完成施工,修復過程中,市城鄉建總也通過老照片、史料等收集,盡可能留住古建筑的風貌。

    為給羅浮嶺景區聚人氣、添靈氣,“顯山”同時,“露水”工作緊鑼密鼓。通過相互串聯的水系統,將把距王壯愍公祠不遠的放鶴潭水源引至羅浮橋節點,讓水沿山體而下,打造小型瀑布景觀,為北坡添色。

    串起秀色 “兩園”通道更暢達

    在烏石山必得樓入口,北坡防空洞也在“蟄伏”許久后迎來蝶變——從納涼好去處,升級為“納涼+通行”的新通道。

    作為福州市人氣頗高的兩大公園,目前,市民從黎明湖公園前往烏山北坡,得從白馬路、道山西路繞行,步行距離約1公里。“這次‘兩園’連接通道工程,就是要讓它們實現‘地下牽手’,讓看山望水暢通無阻。”吳起飛說。

    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迎來“首秀” 羅浮嶺景區開放迎客

    北坡防空洞可以直通黎明湖公園。記者 葉義斌 攝

    據了解,新通道的主要施工內容,是對長570米、寬5米至7米的防空洞主線進行提升改造,按城市地下過街通道的標準,對防空洞進行拆除整理,展開地面鋪裝、夜景照明、通風系統等提升工作。為讓市民放心舒心穿行,通道內的除濕、消防、廣播、人臉識別等配備也一應俱全。

    自去年11月施工至今,通道提升已轉入收尾階段,春節前就能對外開放。經由新通道,“山中”穿行的距離一下少了一半,原本漫步30分鐘的路程,縮減到只需要5分鐘左右,全程地下行,也更加安全、舒適,成為串起地鐵2號線、黎明湖公園、烏山北坡及三坊七巷的新紐帶。

    新通道開啟后,烏山歷史風貌區沿線入口也將增至9個,在原有烏山路吳清源圍棋會館旁(南側1個)、道山路和澳門路(北側2個)、烏塔公園(東側1個)4個入口的基礎上,又新添了天皇嶺、靈響路、烏山小區、雙驂園(原省氣象局門口)附近及黎明湖公園新北門等5個入口。

    留住記憶 烏山故事正開啟

    從1980年烏山風景區初步建成,到2007年啟動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建設,再到2013年起烏山歷史風貌區的全方位綜合整治,為走好“還山于民”步伐,守好城市記憶,我市一直不遺余力。這次的二期工程中,也有諸多守護故事。

    作為重點打造的片區之一,雙驂園是100多年前福州知名藏書家龔易圖斥資修建的4處園林之一。“為把景觀提升做得更到位,我們和設計團隊還專門拜訪了龔易圖先生的曾孫龔鈞智先生。”吳起飛說,先生幼時曾在雙驂園避暑,他還現場繪制了地形示意圖,把烏石山房、啖荔坪、袖海樓、餐霞館等建筑一一標明,為后續提升提供寶貴資料。

    為恢復凌霄臺這個烏山最高處的原貌,項目團隊還請來在烏山上工作多年的省氣象局相關人士,通過登上省氣象局觀測站制高點、對比凌霄臺不同角度舊照片、翻查舊照片舊檔案等方式,結合《烏石山志》中的方位描述,力求最大程度讓凌霄臺巨石登高遠眺的場景重現。

    “這次的目標,是打造成集文物古跡保護、觀光游覽、山林休閑、科研教育等功能為一體,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環境優美的公園。”吳起飛說,隨著羅浮嶺景區的基本建成,他們還將以主園路(雙驂園入口至烏塔公園的東西向通道)為骨架,以山勢為依托,對山徑再細細梳理,打通6800米游覽線路,讓各景點更好串聯。隨著二期工程陸續推進,山體復綠面積將達5.1公頃,烏山會“長”得更大、景色更佳。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漳浦县| 谢通门县| 大余县| 呼和浩特市| 昌乐县| 仁布县| 石城县| 牡丹江市| 辰溪县| 定襄县| 安福县| 浪卡子县| 德江县| 江都市| 大同县| 杂多县| 孙吴县| 潞西市| 梁河县| 穆棱市| 溧阳市| 湘阴县| 阿瓦提县| 渝中区| 灵宝市| 馆陶县| 常德市| 兴化市| 浦北县| 兴城市| 大英县| 齐齐哈尔市| 巴彦淖尔市| 咸阳市| 汽车| 昌吉市| 吐鲁番市| 乌鲁木齐县| 乌恰县|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