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林文婧
“十三五”時期,福州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一個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舉措凝結成了老百姓心中滿滿幸福感、獲得感。
“小病進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說的正是如今福州市民的就醫體驗。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得益于“十三五”期間福州大力推進健康福州建設,縱深推進醫改,以強基層、補短板、增活力為原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近年來,《“健康福州2030”行動規劃》《關于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方案》等相繼出臺補弱項,全市人均期望壽命從2015年的78.37歲提高到2019年的79.24歲,千人均床位數從4.68張提高到5.21張,千人均注冊醫師數(助理醫師)從2.59人提高到3.21人,千人均注冊護士從2.96人提高到3.66人。
在此基礎上,福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加強,服務質量持續提升。開展2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雙提升”工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提高至65元/人/年,2017年度、2019年度福州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省級績效評價中位列全省第一。“十三五”期間,建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20個、市級醫學中心10個。
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服務發展備受群眾關注。目前,全市養老領域服務群體從面向特殊困難老年人的補缺型服務,向面向全體老年人的普惠型服務轉變,養老床位總數達48099張,每千名老人擁有38張床位。
養老服務體系從單一機構養老為主,向居家社區、機構全方位、多層次、全覆蓋養老服務體系化發展轉變,居家社區養老照料服務中心覆蓋率實現100%,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70%;服務內容從基本生活照料向滿足養、醫、教、康、娛等全過程多樣化需求轉變,護理型床位占比達56%;服務主體從政府舉辦為主向民間資本、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競相發展轉變,民營養老機構占比90%。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過去的5年,福州市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舉全社會之力推動教育事業健康優質發展。
據統計,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教育支出從2016年153.08億元增加到2019年171.73億元,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2016年以來,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6所、改擴建中小學256所,新增學前教育學位3.41萬個,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4.55萬個;學前普惠性學額覆蓋率從2016年的42.67%提升至2019年的85.39%,公辦學額覆蓋率達52.54%。
同時,福州穩步推動招生改革,擴大公辦園招生改革試點,用于公開派位的公辦學額數從2016年的1.45萬個提升到2019年的2.37萬個,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今年開始100%搖號。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古厝保護提升有招“數” 新一輪行動已完成206個項目2020-10-27
- 今年福州市再提升改造或補充新建171座公廁2020-10-27
- 明天我們怎樣養老?——各地養老新模式觀察2020-10-27
- “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這五年,教育優先更有保障2020-10-27
- 一次深“鷺”萬象的品鑒之旅 | 期待美好,福州華潤萬象城在路上2020-10-26
- 滴滴旗下社區電商平臺橙心優選福州上線 新人專享價低至0.01元2020-10-26
- 福州市慰問萬名一線道路保潔環衛職工2020-10-26
- 福州市第二十五屆運動會閉幕2020-10-26
- 福州鼓樓每周五開展區領導接訪下訪活動2020-10-26
- 福州市科協九屆三次全委會舉行2020-10-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福州市再提升改造或補充新建171座公廁2020-10-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