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9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文/攝)“我們平時用手機導航,就是因為有這些衛星圍著地球轉,這樣的衛星總共有55顆。”在北斗導航展區,工作人員這樣對提問的小朋友說。2020中國航天大會正在榕舉辦,記者今天下午逛展區看到,衛星展區和模擬火箭發射展區人氣旺,圍觀的小朋友不時提問。
那么怎么知道衛星是否正常工作?
“現在天空中‘飛行’著不少衛星,它們狀態怎么樣?是否偏離軌道?數據通信是否正常?這些是衛星地面測控站的日常工作。”福建中量智匯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板塊技術總監程濤接受記者咨詢時說,衛星狀態數據異常、偏離軌道,地面站就要及時發現并通過無電線發出指令進行調整。
據介紹,衛星測控站不算多,在位于馬尾的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就建有一個,這是中量智匯建成的福建省首個民企投資的商業衛星地面測控站。據了解,在該中心4號樓樓頂建有一個直徑約6米的大球,里面就是衛星測控站,它最高可接收離地球3.6萬公里的衛星信號。
這個測控站去年5月投入使用,2019年6月5日12時6分,長征十一號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完成“一箭七星”海上發射技術試驗,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火箭發射后,作為東南沿海的前哨監測點,中量智匯測控站是執行衛星運行監測任務的關鍵節點。
衛星測控站是否只能建在地面的某一個點?答案是否定的。程濤表示,測控站選址從區域內而言是隨意的,并不需要限定在某一個位置,但它對周邊地勢、電磁環境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因此也不是隨意一個位置都適合建站。從全國范圍來看,由于低軌衛星是移動的,不同地方的測控站可以在不同時間段進行監測,密集的測控站有助于多個點同一時間進行監測,但也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因此通常測控站有一定跨度,分布在不同省份。
“我們這個站已經監測的在軌衛星有20多顆,通常衛星升空后前兩周是在軌測試時間,監測頻繁,從第三周開始每周監測一次到兩次,低軌衛星每次監測約10分鐘,軌道高的監測時間長一些。”程濤告訴記者,不同衛星所在軌道高低不同,繞地球一圈的時間也就不一樣,低軌衛星通常兩個小時左右,而靜止軌道衛星則相對地球是靜止不動的。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中國將首辦商業航天展 快舟火箭近期實施商業發射2018-09-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林寶金調研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優化升級2020-09-2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龍巖永定:千畝茶園助振興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