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清“兩彈一星”功臣林同驥將上英雄榜

    林同驥在美國西雅圖。

    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文 通訊員凌波供圖

    每年福州晚報為福州抗日志士紀念墻征集新上榜的英雄,都是對福州抗戰史的又一次深入挖掘。近日,福清市東瀚鎮東瀚村民拿著8月2日的《福州晚報》來到報社,指著A3版刊登的《福州抗日志士墻將迎來首位院士》,大聲對記者說:“我們是來推薦我們村的院士林同驥,他抗戰時造飛機、修飛機,還當新飛機的試飛員,為中國空軍打擊侵略者出了力!我們要他的英名刻上抗日志士墻。”

    目睹國破立志報國

    林同驥(1918-1993)父親家族與母親家族,皆是福州名門。林家祖籍福清市東瀚鎮東瀚村。林同驥生于北京宣武下斜街林家大院,1932年夏,進入北京匯文中學讀初一。1933年春,長城抗戰爆發,林同驥隨家人遷往南京,進入金陵中學讀書。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后,林同驥隨父遷往重慶,進入重慶沙坪壩的南開中學就讀。目睹山河淪陷,林同驥誓言一生報國。

    勇當新型戰機試飛員

    抗日戰爭中,重慶作為陪都,成為日軍飛機轟炸的重點,林同驥立志投身航空事業。1938年,他考入從南京遷至重慶沙坪壩松林坡的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

    1942年,大學畢業的林同驥到四川南川第二飛機制造廠從事發動機的修理和檢驗工作,并參與新飛機的試飛。

    當時,林同驥的堂兄林同驊正在廠里指揮制造雙發動機運輸機。第一次飛機試飛前,林同驊問在場的幾位檢驗員:“誰愿意上?”林同驥挺身而出:“我上!”最終,包括林同驥在內的三人一起上了飛機,中國第一架雙發動機C-0101號運輸機試飛成功。

    抗戰期間,林同驥常常加班加點搶修、檢驗飛機,多次參加新型戰機試飛工作,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沖破重重阻力回國

    1945年,林同驥考取英國公費留學名額。1948年獲得倫敦大學航空工程博士后,他轉赴美國,到華盛頓大學做博士后,在稀薄氣體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被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請去做研究。之后,林同驥又受聘為美國布朗大學應用數學系研究員,從事流體力學和彈性力學方面的研究。

    1955年秋,林同驥沖破重重阻力,與夫人張斌博士一起,帶著尚未滿月的女兒,毅然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工作。在錢學森和郭永懷的帶領下,林同驥參與創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后擔任了流體力學組組長、“上天”設計院風洞部部長等。此后,他還曾任第七機械工業部701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

    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當時,錢學森參加了學校籌建工作,親任近代力學系主任,林同驥被聘為高速空氣動力學教研室主任。林同驥主持建立起我國第一個培養高速空氣動力學人才的專業教學體系,創造了極具先進性的“旗桿式”(基礎+尖端)工科人才培養模式,促使英才輩出。

    屢創中國第一

    林同驥一回國,就投入空氣動力學研究。1959年,他主持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暫沖式超聲速風洞和氣源系統,創造了第一個超聲速流場,為中國實驗空氣動力學的發展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他還撰寫了中國最早的高速高溫物理氣體動力學專著《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

    20世紀60年代后期起,世界能源危機對大型飛機提出了跨聲速巡航,并對戰斗機提出了跨聲速機動飛行的要求。林同驥深入研究,獲得了無粘跨聲速內外流動問題的一系列成果。林同驥還在中國噴氣式飛機、航空器研制方面取得一系列獨創性成果。

    1966年,林同驥承擔人造衛星回收方案的研究任務,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開展了對射流理論、小曲率半徑噴管跨聲速理論研究等工作,并取得重大成果。1980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林同驥不但是中國實驗空氣動力學奠基人、中國人造衛星回收技術重要創始人之一,還為中國中程導彈、洲際導彈、遠程火箭研發成功作出重要貢獻。他先后獲國家自然科學特等獎1項、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國防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以及中國科學院獎4項。1984年,林同驥獲得“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霍城县| 永吉县| 元阳县| 定州市| 铜鼓县| 上林县| 崇州市| 鹤壁市| 伊通| 犍为县| 海城市| 郓城县| 汕尾市| 邢台县| 即墨市| 宁乡县| 临邑县| 余姚市| 福贡县| 邻水| 泾源县| 高尔夫| 扶绥县| 永春县| 固安县| 云梦县| 若尔盖县| 盐城市| 化州市| 台中县| 山丹县| 抚远县| 化德县| 彭阳县| 耒阳市| 赣榆县| 丹寨县| 安陆市| 东港市|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