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暌違四年,宏琳厝期待迎客

    宏琳厝全景 唐捷 攝

    暌違四年,宏琳厝期待迎客

    修復后的宏琳厝 劉建新 攝

    “歷時近4年修復,宏琳厝終于要重放光彩了!”望著恢復元氣的古厝,閩清宏琳厝管委會主任黃文修感慨萬千。日前,修繕后的宏琳厝順利通過了省級二次技術驗收,離開門迎客又近了一步。

    臺風水毀,古厝嗚咽

    位于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的宏琳厝始建于1795年,至1823年全部落成,建造整整歷時28年。目前,宏琳厝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單體古民居建筑。厝內共有大小廳堂35間、住房666間,素有“民間故宮”之稱。

    徜徉在規模宏大的厝內,造型優美的燕尾脊,繪飾華麗的女兒墻,雕刻精細的垂花、斗拱……讓人不禁驚嘆古人的建筑工藝之精湛、布局之講究。

    但四年前,這里卻是一副破敗的景象。2016年7月9日,超強臺風“尼伯特”帶來的特大洪水,讓這座古建筑遭受空前的損毀。

    “當時,洪水淹進厝里的深度達到2.5至3.3米,房屋倒塌約3600平方米,損毀非常嚴重。”坂東鎮黨委副書記黃道開回憶說。

    宏琳厝被損壞,讓當地人痛心不已。“在政府組織下,鄉親們迅速行動起來。當時大概有60多人,整整花了一個月時間,才把一萬多噸的淤泥和垃圾清理出去。”黃文修介紹。清理后,相關專家立即對古厝進行了“體檢”,發現厝內土墻倒塌了15面,房子倒了110多間,其他物件也損失很多,“當時的宏琳厝基本上都不能使用了”。

    修舊如舊,盡復原貌

    災后不久,閩清縣立即組織了消殺和止損工作,對宏琳厝部分傾斜的墻體、木構架進行支撐。可是,宏琳厝損毀如此嚴重,存世的相關建筑資料又不多,如何做到“修舊如舊”?

    第一步是資料搜集。一方面,翻閱縣志等文字資料,另一方面,向老一輩人了解當時的建筑風貌、格局等方式。

    第二步是材料搜集。據黃文修介紹,工作人員四處找尋還能利用的厝內文物構件,按照這些殘留構件的材料組成,尋找和研究可供修補的材料。“在屋檐的雕刻、廳堂的陳設、樓板的鋪設等方面,我們都尊重原本風格設計,按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打造,最大程度還原宏琳厝的歷史面貌和格局。”黃文修說。

    比如,工匠們將清淤過程中撿到的舊磚、舊窗、舊鵝卵石,再度應用在古厝修繕上。在屋面修復時,瓦片均參照原來的樣子采用青瓦,屋脊也是參照原型制作“白堵烏煙雙線弧形”屋脊。

    此外,新建外墻的墻體依然保留過去“外小內大”的窗戶結構,所有的廊石都采用原材料青石二鑿,并將缺損的廊石補齊恢復原貌。

    修繕過程最費時費力的,當屬夯土墻。“使用的原料是工人在鄰近的田野里采集的,需剝去表層50厘米的耕地土壤,再掘取下層帶砂石的寶蓋土。每立方米原料中配以一定比例的灰土,加少許水攪拌,成為干濕性的成品料,再經15天發酵,才能被用于人工夯筑。”黃道開介紹說,墻面還要采用麻筋殼灰抹光的傳統工藝,方可經受短時間的洪水浸泡。

    “這次修復,宏琳厝內未嫁女子的閨閣、崗哨安防的‘兔耳’、男女傭人宿舍等標志性景點也得以再現。”黃文修透露。

    加強配套,盤活利用

    記者了解到,宏琳厝修復工程總投資大約6120萬元。當地人說,修復后的古厝更宏偉、更完整,以前游客一個多小時能逛完,現在估計得逛上一天。

    開門迎客在即,如何“活化”這座知名古建筑,考驗當地人的智慧。

    據介紹,為最大限度保護并發掘利用好宏琳厝,閩清縣成立了文旅領導小組,并啟動對外招商工作。

    “過去,宏琳厝管理運營方式較為傳統,效益不明顯。以此次修繕完成為契機,我們計劃引入專業的文旅運營團隊,來‘盤活’這座復蘇的古厝。”坂東鎮人大主席劉珂文介紹說,當地初步計劃建設旅游集散中心、停車場等,提升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同時將六葉祠、芝田宮、岐廬等古建筑串聯起來,打造以歷史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游覽線路。

    宏琳厝的修復和提升,有望帶動周邊鄉村的發展。“交通條件改善,店鋪招牌、路牌也全面換新,商貿重鎮的提檔升級和宏琳厝的正式開放,將讓坂東鎮的發展更具活力。”劉珂文說。

    黃文修告訴記者,宏琳厝重新開放之后,中秋之夜狀元籌、放火燈、舞龍等傳統習俗也將重現在游客眼前。閩清縣還計劃引進高校、文創團隊等力量,為古厝保護與合理利用注入新活力。

    (記者 吳旭濤)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游| 汾阳市| 闸北区| 伊宁县| 大洼县| 开封市| 离岛区| 苍溪县| 玉龙| 高尔夫| 囊谦县| 巴彦淖尔市| 改则县| 海原县| 沙湾县| 将乐县| 深圳市| 修武县| 陆河县| 定南县| 永嘉县| 多伦县| 买车| 莱阳市| 巩留县| 全椒县| 阳高县| 曲阜市| 青海省| 香港 | 叶城县| 宿迁市| 胶州市| 河南省| 东安县| 韶山市| 德州市| 曲阳县| 色达县| 邢台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