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鎮水口洋村展示畬族民俗活動打糍粑。
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文 陳暖/攝
“五一”假期臨近,美麗鄉村游已被許多市民列入節日清單。作為“2020美麗鄉村旅游季”的配套活動,我市開通了“上山下海,暢游鄉村”旅游直通車。
記者前日來到羅源,探訪3個美麗鄉村,復工復產讓沉寂一時的村莊重新熱鬧起來,旅游發展和產業進步支撐起了當地居民的幸福感。
記者從市美麗鄉村辦了解到,2020年是福州市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今年全市將實現美麗鄉村“初級版”全覆蓋,再打造200個再提升村和32個精品示范村。結合村莊實際需求,我市制定年度美麗鄉村建設方案并生成項目清單,計劃完成項目約5336項。
截至4月,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已開工1264項,累計完成污水有效處理3677戶,清理陳年垃圾1.43萬噸,完成裸房整治413棟,拆除臨搭違建約8.23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4.72萬平方米。
“美麗產業”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起步鎮水口洋村是一個畬族村,行走在整潔通暢的水泥路上,可以感受到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變化:一幢幢房屋錯落有致,一幅幅畬族圖案精心勾勒在路旁,綠樹、鮮花遍布村莊……這令人欣喜的美麗畫卷,正是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真實寫照。
“水口洋村是一個搬遷村,以前村子基礎設施薄弱,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不高。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工作推進,黨建公園、畬族特色圍墻、畬族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建設,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子也陸續被列入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跟隨著水口洋村黨支部書記雷文斌的腳步,記者來到村落中最著名的“景點”——畬源,特色建筑內部陳列著畬族服飾、畬族剪紙等。
“這些展品是從數百件藏品中精選出來的,展示了畬族的鄉土民俗文化。”雷文斌告訴記者,他計劃將水口洋村整體打造成畬族文化體驗基地,根據現有規劃,體驗基地二期工程將在下月動工,力爭兩個月內完成。未來,畬族文化體驗活動除打糍粑、跳竹竿舞等傳統節目外,還將新增手工磨豆漿、種植畬族特色中草藥等活動,豐富游客游玩內容。
在規劃先行的同時,水口洋村在產業發展方面也已邁開步伐。目前,水口洋村的文創基地已經結出“果實”,畬族圖案的手機殼、特色酒品、民族服飾等,經過包裝現已對游客銷售。同時,50畝的桃林已在春季綻放出花朵,不久后就將迎來豐收。
產業發展因地而異,因時而變。仍是在起步鎮,距離水口洋村不遠處,就是杭山村。驅車前進,可以見到一排排整齊的大棚。路邊不時有車輛停靠,游客在大棚內采摘草莓后,又重新上路。
“這里的草莓因為味道好,吸引不少人前來采摘。”杭山村黨支部書記林書桔告訴記者,在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杭山村的特色農產品也迎來了新生機。為了盤活農田資源,部分草莓種植區域陸續種上西瓜,田地間還種有火龍果、砂糖橘、油茶……一個個農產品特色產業正給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活力和底氣。
杭山村的草莓吸引不少人前來采摘。
“五一”旅游 美麗鄉村準備好了
記者從杭山村前往中房鎮下湖村。進入村內,猶如來到世外桃源。雕梁畫棟的入口處,不僅道路通達,還可見一灣碧湖。
“美麗鄉村建設給村子發展帶來了全新機遇,不僅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產業也獲得同步發展。”在下湖村黨支部書記蘭建國的帶領下,記者前往村委會,一路上家家戶戶種植的柚子樹已開出花朵。
來到村委會,站在高處遠眺,500畝的砂糖橘種植園一眼望不到頭,與它相隔不遠處還有數十畝桃林。“村里有蜜蜂、雞養殖業,并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今年,我們還計劃養殖小龍蝦。”蘭建國告訴記者,雖然下湖村地處偏遠,可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色農產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采購。
為了讓游客留下來,下湖村正努力盤活現有資源。“村內一些閑置的房屋,我們進行整合,計劃把其中的一部分打造成民宿,以增加村民收入。”蘭建國說,即將來臨的“五一”假期,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美麗鄉村建設按下“重啟”鍵 1264個項目加速2020-04-30
- 朱學舜:癡迷剪紙不為衣食之謀 跋山涉水只為后繼有人2020-04-22
- 羅源:譜寫民族發展變奏曲2020-04-20
- 羅源80歲老人巧手剪紙 歌頌抗疫精神2020-04-20
- 曾病倒在抗疫一線 羅源縣人大干部曾福斌出院了2020-04-20
- 福州市羅源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2020-04-13
- 羅源合力助鮑魚養殖業渡難關2020-04-12
- 羅源打造畬族文化“大觀園” 引進現代影音技術2020-04-10
- 羅源:貼心關懷,讓脫貧戶不因疫情“掉隊”2020-04-07
- 疫情之下 羅源鮑魚醞釀突圍2020-04-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注意!福州兒童醫院“升級”啦!2020-04-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