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組
福州,一座闊視遠想的城市,孕育了“數字福建”建設的戰略思想;福州,一座胸中藏海的城市,參與締造“海上絲綢之路的光榮與夢想”;福州,一座流通全球的城市,貿易伙伴遍及全球215個國家和地區……
建設有福之州、幸福之城,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是關鍵支撐。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將“三個福州”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就是要統籌陸海資源、貫通三次產業,推動福州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謀定而動,各級各部門凝心聚力、攻堅突破、奮勇爭先,積極推動“三個福州”建設。
站在新起點,如何進一步建設“三個福州”,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昨日,參加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們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
“數字福州”風生水起
【收獲2019】
福州發展數字經濟,基礎和條件得天獨厚。
2019年,我市以承辦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為契機,大力推動“數字福州”建設,數字經濟規模達3500億元,增速超25%,GDP占比超40%。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簽約的95個項目近七成已完成轉化,近40場數字經濟會議相繼成功舉辦。
【代表熱議】
長樂團代表陳建龍說,近年來,隨著濱海新城啟動建設和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舉辦,福州“數字浪潮”風起云涌。長樂區正通過實施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行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恒申集團也從中受益,加快推動了智能化技術改造,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陳建龍建議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傳統制造業創新創造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加大對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扶持力度,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作為一名企業家,永泰團代表張秀云切身感受到“數字福州”建設為政府管理、企業發展和百姓生活帶來的極大便利。永泰縣正緊跟步伐,啟動新型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和智慧信息產業園區建設,努力打造“數字永泰”建設新模板。“希望政府能多支持企業的數字經濟發展,從政策和資金扶持層面,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快與大數據融合,培育發展新動能。”
【部門表態】
市大數據委主任張青雅表示,新的一年,市大數據委將全力辦好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持續提升峰會品牌效應;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持續推動數字經濟產業集聚發展,爭取2020年數字經濟增速超25%,規模達4300億元以上;加快推進福州“城市大腦”建設,生成一批示范應用場景,打造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
“海上福州”揚帆遠航
【收獲2019】
福州發展海洋經濟,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2019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600億元,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獲批,深海“振漁1號”“福鮑1號”養殖試驗進展順利,首艘磷蝦捕撈船赴南極作業,福州金魚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全市210項海上福州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5014.7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29.37億元。
【代表熱議】
“海洋是福州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個優勢我們一定要利用好,不斷加快‘海上福州’建設,全力推動我市由海洋資源大市邁向海洋經濟強市。”連江團代表吳永壽從事水產養殖行業多年,他認為傳統的養殖業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他建議,以我市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為契機,從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加大對水產養殖業的支持,促進水產養殖由傳統粗放型向高效生態型轉變。此外,在發展海洋產業的同時,不可忽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去年我市全力推動‘海上福州’建設,也為我們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馬尾團代表任增娟介紹,她經營一家企業,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生產無污染環保型水產飼料產品,產品遠銷國內外。她建議,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做大做強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等海洋新興產業,助力我市海洋經濟邁上新臺階。
【部門表態】
市工信局局長王國曉表示,將堅持以項目為抓手,推進“海上福州”建設,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加快江陰深水大港、機場二期擴建等項目建設;做強江陰、可門、羅源灣、環松下港區等四大臨港工業基地;加快海圖水下機器人、福抗藥業升級改造等新興產業項目建設;以全域臨空的理念推進“一核五片區”6個百億組團發展;加快推進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一港、兩園、三中心、四區”建設,推進連江、福清爭創省級海洋產業發展示范縣。
“平臺福州”融通天下
【收獲2019】
福州發展平臺經濟優勢明顯。
2019年,我市印發《推進“平臺福州”建設工作方案》,將“平臺福州”建設納入“三產年”專項行動考核體系和年度效能專項督查考評。截至去年10月,各縣(市)區申報正在推進平臺經濟項目(企業)194個,總投資額390.17億元。
【代表熱議】
“我市要加快培育大型供應鏈服務平臺,發揮平臺聚集效應,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福清團代表陳榮華建議,有必要發揮福州名優特農產品、漁業及食品等消費品領域的優勢,細分領域平臺,打造線上線下、上下游行業融合發展的大型電商平臺,完善供應鏈和產業鏈,增強企業和行業的抗風險能力。
鼓樓團代表陳章華則認為應當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加快“平臺福州”發展。“發展平臺經濟的關鍵在于人才,福州應在引進高素質人才方面再下功夫,除了提供可觀收入和優厚待遇,還應當在人才晉升機制等方面給予相關政策,讓人才擁有多出成果的好環境和大展身手的好舞臺。”
【部門表態】
市商務局局長林漢雋表示,2020年將以壯大三產為目標,持續推動服務業引領發展,建設“平臺福州”。落實扶持平臺經濟發展四條措施,聚焦電子商務、物流、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引進小馬貨運、賣好車、歐普手機區域中心等一批平臺項目。力爭推動建設商貿流通、物流會展、特色小鎮等一批重點服務業項目。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永輝1233全球消費品供應鏈、樸樸電商、元洪在線等17個重點平臺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平臺經濟規模超過800億元。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全市法院去年受理案件19萬多件2020-01-08
- 福州五四北片區將再添出行通道 東園路計劃國慶前完工2020-01-08
- 福州有望直接用支付寶或微信購地鐵票2020-01-08
- 福州市疾控中心:春運春節要來了 小心這些傳染病2020-01-08
- 春運10日啟動 福州警方發布城區道路避堵提示2020-01-08
- 見義勇為!救人的3人都找到了!被福州警方表彰!2020-01-08
- 福州擬安排審議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等8部法規2020-01-08
- 冬日奇觀!福州這里迎來數萬只候鳥!2020-01-08
- 福州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舉行常務主席會議2020-01-08
- 政協第十三屆福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2020-01-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全市法院去年受理案件19萬多件2020-01-08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五一”福建游,臺味火出圈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