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偵民警劉燦有套“文武經” 守住百姓“錢袋子”
劉燦(右)和同事探討案情。
人物名片:劉燦,1987年出生,2010年7月至今在福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工作。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獲得福州市公安局個人嘉獎,2018年獲得公安部經偵局演講比賽一等獎。
對于經偵警察,人們不像對刑警、交警和社區民警那么熟悉。有人說,經偵警察是“白領警察”,因為面對的大多是企業老板、職場精英,接觸的都是高智商犯罪人員。他們不像刑警那樣面對“刀光劍影”,不像緝毒警那樣要經受生死考驗,也不像社區民警那樣繁瑣辛勞。事實果真如此嗎?對于新一代經偵警察劉燦來說,經偵工作的艱辛或許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
轉變方式巧破案
畢業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經濟犯罪偵查專業的劉燦,2010年畢業后就進入福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二大隊工作。科班出身的劉燦信心滿滿地說:“畢竟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對新崗位還是很有把握的。”
當時隊里辦案還停留在“磨破嘴、跑斷腿”的模式。以資金查控為例,他為了查詢嫌疑人的銀行賬戶,需要一家一家跑銀行,說好話陪笑臉。拿回厚厚一疊材料,核對完每一筆資金的流向,他感覺眼冒金星了。劉燦以為,只要傳承前輩吃苦耐勞的精神,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經偵人。但很快,這種“純人工”的辦案方式就讓他疲于應對,而且效率低下。
如今,狀況完全不同了。不久前,劉燦偵辦一起販賣假鞋案:在嫌疑人王某某的住所搜查出很多的仿冒鞋,有匡威、喬丹、耐克等,可是嫌疑人什么都不肯說。后來,劉燦看到王某某手機里有很多APP,比如淘寶、微信、支付寶等,打開后發現了他從注冊以來所有的淘寶交易記錄,還有跟上家買貨的微信聊天記錄。至此,嫌疑人只得說出實情。
這次破案對劉燦的觸動很大,看來“老套路”已經不適應新形勢了,必須運用新的技術手段,采集線上各類電子犯罪證據、視聽資料,更多地運用即時通信軟件、網絡出行軟件、物流配送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等網絡工具,擴大取證范圍,提高辦案效率。
多才多藝屢獲獎
由于工作需要,2017年12月,劉燦調到了經偵支隊政治處工作,從“前線”到了“后方”。工作的轉變,沒有讓劉燦感到不適,很快就融入了政治處的工作,案件信息采集、工作簡報采寫等,得心應手。
“我上高中時就是學校廣播站的,在大學也是,一直做編輯、播音員,還成為學校廣播站的副站長。”劉燦告訴記者,他參加過市公安局第九屆警營文化周活動,獲得朗誦比賽三等獎,還代表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參加公安部經偵局二十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演講比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朗誦才華。另外,他還組織過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賽,讓同事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經偵民警既是市場經濟秩序的捍衛者,也是市場主體的服務者。經濟形勢一日千里,要求我們不斷提高素質,因此我們一點都不敢懈怠。”劉燦說,他們做好經偵工作,就是守住百姓的“錢袋子”,站好社會的“平安崗”。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快訊!2019福州初三市質檢分數統計出爐2019-05-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