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煙臺山八景 即將重現

    原法國領事館現狀

    福州煙臺山八景 即將重現

    法國領事館修復效果圖

    福州煙臺山八景 即將重現

    修復中的煙臺山公園,香樟等大樹留在原處

    海峽網3月28日訊 (海都記者 趙楊 肖春道 文/圖) 頗具歲月感的月宮門、最能代表煙臺山歷史的煙臺遺址,還有古橋流水等,福州煙臺山公園的這些經典,都被留存。昨日,海都記者現場探訪,煙臺山公園改造工程已經步入尾聲,公園的大部分施工已經完成,正進入局部綠化提升、鋪設地面磚等收尾工程。預計,包括天寧曉鐘、鹽倉前記憶、梅塢冬晴、煙墩遺址等在內的煙臺八景,將很快對游客開放。

    亭臺樓閣綠化等 已基本完成

    據了解,煙臺山公園是福州最早的公園之一,曾經帶給福州人無數美好的記憶。1962年,福州市政府利用山頂及周邊部分空地建設煙臺山公園,1964年10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后又被辟為農場,公園設施盡毀。1972年以后開始改造公園,之后,在原來基礎上又擴大公園的規模,對園中景觀進行改造完善。記者了解到,此次改造,總投資1.5億元,改造項目包括綠化景觀及配套用房等。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重建的煙臺山公園已經“含苞待放”,公園主體內的亭臺樓閣等已經建成。除了配套用房仍在建設中,大部分項目工程進入了尾聲,公園主體連綠化都已經做完,僅靠近樂群樓一側的入口廣場附近,一片忙碌。靠近公園邊緣的竹林已經栽種完成,一排的黃金串錢柳及黃楊正擺放在門口,等待栽種。而土地已經平整,大片的草坪等待鋪種。

    香樟樹、月宮門保留原有味道

    記者現場體驗,煙臺山公園不少地方仍保留原有記憶,頗具當年味道。公園內的大香樟樹仍分布在原處,有的香樟樹下增加了不少開著火紅花朵的三角梅。而具歲月感的月宮門,曾是煙臺山公園的標志之一,如今仍聳立在一排臺階之上。古橋區域風貌仍舊,疊石假山陪伴在側。

    記者了解到,改造后的煙臺山公園將以倉前、煙臺山歷史文化為特色,成為展示中西文化交融的生態山地公園,打造包括天寧曉鐘、鹽倉前記憶、梅塢冬晴、煙墩遺址、倉前印象、倉前雅集、煙臺新韻、煙臺花溪等在內的煙臺八景,展現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創造古今、中西交融的文化風格。

    “一個景就是一個主體空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煙墩遺址是承載煙臺山歲月痕跡和記憶的活化石,是煙臺八景之中最能代表煙臺山歷史的核心景觀點。而在重建中,在保留延續公園原有主要空間景觀、動線的同時,也豐富休閑體驗。

    梅花、特色擋墻多重建觀梅亭

    不過,改造后的煙臺山也有不少新驚喜。如煙臺山公園在公園核心位置特別設置了觀景臺,站在這里,不但可以俯視整個煙臺山的景色,也可以遠瞰閩江及中洲島等。

    由于是山地公園,所以煙臺山的擋墻特別多,擋墻有10余個,種類更是多種多樣。有文化擋墻、綠化生態擋墻、跌級臺地植物擋墻、山水文化擋墻等。據介紹,文化擋墻是保留原有結構,通過文化浮雕加以裝飾;綠化生態擋墻是保留原有結構,通過綠化爬藤,用植物柔化;跌級臺地植物擋墻,通過分級消化擋墻高差,以花卉灌木綠化;山水文化擋墻則是利用場地現狀高差,營造跌瀑景觀。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現在看不出效果,但煙臺山公園在改造時,栽植了不同品種的梅花,并重建了觀梅亭,力求恢復古時萬梅爭妍的景致,打造獨具特色的植物景觀。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科技+文化!全國媒體總編記者握著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永嘉县| 青田县| 汉沽区| 桦川县| 鹤峰县| 鸡泽县| 临夏县| 宁城县| 石台县| 文化| 茶陵县| 察哈| 桐柏县| 梧州市| 洞头县| 上高县| 清徐县| 建昌县| 肥西县| 榆社县| 聂荣县| 龙州县| 喀喇| 安达市| 岑巩县| 明星| 宁远县| 沂水县| 资兴市| 平湖市| 株洲市| 宁国市| 临城县| 从江县| 石首市| 牡丹江市| 永丰县| 阿拉善盟| 青川县|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