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兩岸教師切磋小學數學基礎教育 游戲教學寓教于樂

    近日,第六屆“新課堂·新教師”海峽兩岸基礎教育交流研討活動(數學專場)在福州市倉山小學舉行。1000多名來自海峽兩岸的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以專家講座、示范課展示、現場互動、學術交流等方式,圍繞小學數學基礎教育展開切磋交流,并達成了許多共識。

    游戲教學 寓教于樂

    因數是小學數學中的基礎概念,如果將它與撲克牌結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在示范課上,臺灣嘉義大學助理教授黃國勛帶來的“因數撲克牌游戲”,讓師生們大開眼界。

    “如果你可以自選13張牌,那么握有哪13張牌,你一定會贏?請列出你自選的13張牌,并說明如何出牌制勝的理由。”黃國勛讓福州市倉山小學的學生們四人一組,每組一副撲克牌,玩起了撲克牌游戲。

    游戲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每個學生分得13張撲克牌,由拿到“梅花3”撲克牌的同學先出牌,跟牌者不分牌的花色和點數,只要點數是第一個出牌者點數的因數即可,每人每次出牌時間最多10秒。“在玩的同時,大家思考一下,哪些牌容易打出去、哪些牌比較難打出去,如何才能成為優勝者?”黃國勛提示道。

    10多年前,黃國勛就開始研究如何把游戲融入數學教學,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受限于推理思維能力,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能整除、被整除’的意思以及因數、倍數的關系并不是很了解,這也直接導致了解題的困難。”在黃國勛看來,游戲教學是一種教學方式,課堂上看似在玩,但其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數的關系與概念,了解和鞏固知識點。

    “請大家用16張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紙,拼成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看看可以拼成幾種?怎樣拼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無獨有偶,來自福州市倉山小學的數學教師趙清清以“拼圖片”游戲,講了一堂名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的示范課。講臺下,學生們拼出了3種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并很快算出了答案。

    異曲同工的做法,得到了許多兩岸教師的認可。“兒童的智慧往往產生于指尖,通過游戲的方式,寓教于樂,使學習不再枯燥,這也是開展數學基礎教育的目的。”連江縣東湖中心小學數學教師孫慧敏是一名剛入職的教師,她表示,游戲教學法既要注重游戲環節與教學目的的銜接,又要在探究之后及時引導學生總結規律,因此期盼通過此類觀摩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臺北教育大學教授林于弘認為,雖然兩岸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但教學目的相同,都希望通過游戲的互動性、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未來雙方可以在游戲環節與布題內容的設計等方面加強溝通交流,吸引更多學生愛上數學。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如何讓教學情景化、知識生活化,是此次兩岸數學教師交流研討活動的另一大熱點。

    “如果給你兩件上裝、三件下裝,你可以穿出幾種搭配?”“如果有4支鉛筆,要放入3個抽屜,一共有幾種方法?”……

    在許多家長眼中,數學可能是一次次考試的分數,但它其實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兩岸數學教師在示范課上通過搭配問題、抽屜原理等方法,讓學生們學會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

    “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在教學中,兩岸教師應當盡量讓數學走進生活,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科研室副主任鄭捷生認為,數學是一門求本質、求規律的學科,它教會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事物發展的規律,而透過數的運算、推理、連結,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邏輯分析能力。

    在臺灣,許多小學已逐漸將實踐課程引入數學教學活動中。“為了讓數學走進生活,我們一般會組織學生去大賣場或便利店體驗購物。”臺灣嘉義縣樸子小學原校長陳淑娟告訴記者,老師會事先給學生準備一定的零錢,并交代商家每個學生只能買兩樣東西,讓學生自己組合商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了數的運算,也鍛煉了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兩岸教師的經驗分享,讓尤溪縣梅仙小學數學教師林芳收獲頗豐。“在教學中引入情景化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課堂思維,還教會了學生如何活學活用知識。今后我在教學中也將嘗試這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取長補短 共同精進

    臺北市逸仙小學教師陳莉芳是第一次來大陸參加此類活動,她用“震撼”形容自己的感受。她告訴記者,在臺灣很少看到如此大規模的教學研討活動,她稱贊大陸濃厚的教研氛圍。

    據介紹,在島內由于小學規模較小、師資力量有限,一般實行包班制,也就是班主任既要負責教授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也要根據自己的特長負責自然科學、音樂等相關課程。“這種方式雖然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自由,能夠加強科目之間的橫向聯系,但相對而言,教師的專業性不夠強。”陳莉芳表示,這次島內的許多老師踴躍報名參加,就是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臺中市中華小學教師曹茜茹是六年級的班主任,日常需教授語文、數學、美術等課程。在她看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已漸入兩岸小學教學實踐之中。大陸數學教師更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臺灣數學教師側重課程創新,激發孩子的創意與思維。“兩岸各具特色的教學方式上可以互相借鑒、共同精進,讓課程設計更合理,讓更多孩子愛上數學。”(記者 吳洪)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天台县| 曲阜市| 麟游县| 固安县| 保山市| 荆州市| 赤城县| 嫩江县| 河间市| 屏南县| 湾仔区| 河间市| 辽源市| 伊春市| 河南省| 江油市| 谢通门县| 赤城县| 石泉县| 惠东县| 宜君县| 应城市| 宝应县| 锦州市| 镇远县| 赣榆县| 安宁市| 临邑县| 深泽县| 沭阳县| 红安县| 丹巴县| 格尔木市| 朝阳区| 金坛市| 许昌县| 修武县| 萝北县| 南涧|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