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海峽網1月18日訊(見習記者 賴志昌 文圖)“家沒了”,時間被定格在2016年7月9日這一天,臺風“尼伯特”肆虐,閩清遭受歷史性重創:坂東、三溪、塔莊、省璜等11個鄉鎮全部斷水、斷電,通信中斷,全縣三分之一人口受災,房屋倒塌8672間,農田受災面積6.2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81.43億元。

    危急關頭,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駐閩部隊、武警戰士、消防官兵、省市職能部門、兄弟縣(市)區、志愿者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精神,迅速馳援閩清,28支隊伍、119部鏟車、3950名駐軍部隊、武警官兵和全縣干部群眾等力量,眾志成城的投入到搶險救災及災后恢復重建中。

    時隔半年多后,今年1月16日記者走訪閩清縣曾經受災較重主城區、坂東、梅溪等地等發現,這里生產和生活秩序已恢復往日平靜:在主城區白巖山下,被沖毀的房屋重新拔地而起;梅溪河畔,防洪護岸工程和橋梁都已重新聯通兩岸;坂東街道有了實質性變化,路面整潔綠化提升;兩百年多年歷史的宏琳厝修舊如舊,將重現乾隆年間格局......

    如今,曾經滿目瘡痍的閩清,正重新崛起:87項總投資逾40億元的重建項目全面鋪開,農工商貿旅游業全面復蘇,1859戶農房重建戶春節前可全面搬入新居,災后恢復重建取得階段性勝利。閩清人民正重拾希望,開啟嶄新生活!

    【橋梁】溪口大橋、坂東鎮鹿角橋 實現春節前通車

    直擊閩清災后重建:重拾希望 展望新生!

    溪口大橋上,工人們為即將通車的大橋忙碌著

    1月16日,閩清新建的溪口大橋上,工人們正在清理橋面、切割連接縫等工作,他們在為大橋通車前的一系列掃尾工作而忙碌。

    “再過5天,新建成的溪口大橋即將迎來通車!”中交二航局項目部經理季英俊興奮地說,在去年“7·9”洪災中,溪口大橋垮塌,國道316線閩清境內的必經通道被迫中斷,8月15日,舊橋拆除順利完成爆破施工后,大橋重建中卻還遭受“鲇魚”臺風對項目的重創,沖毀鋼棧橋及樁基平臺的70%,直接工期延遲近兩個月。為了在春節前通車,他們加班加點,加大投入力量,高峰時期近400名員工同時施工,29根樁一般只要兩三臺打樁機,投入了26臺機器一個樁一臺機。

    據了解,定于1月20日通車的溪口大橋,還將連接入城一段1.1公里的江濱休閑步道。該步道是一期工程,未來與梅溪新城、老城區串聯起來。梅溪新城江濱步道公園,面積約45728㎡,配建休閑廣場、景觀亭、廊亭、休憩驛站、公眾WiFi等,也將于21日開放。

    不僅是溪口大橋,沖拆重建的坂東鹿角橋也已于1月7日提前通車。鹿角橋原為小孔徑石拱橋,受“尼伯特”臺風影響,山洪暴發,導致橋孔堵塞,橋梁損毀嚴重成為危橋。新建的鹿角橋項目總投資415萬元,全長96米,跨徑分布4×20米,橋面寬度12米,行車道寬9米,上部結構為預應力砼簡支空心板,下部結構為柱墩,基礎為擴大基礎,橋面為C50防水砼鋪裝層。

    “經歷、克服了很多困難。”回憶起建橋歷程,鹿角橋施工隊職工程工大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工程自去年9月1日開工以來,期間還經歷“莫蘭迪”、“鲇魚”等多次臺風強降雨沖刷,施工便道被沖毀四次,不過,大家全力以赴、加班加點,終于提前通車。

    【街道】坂東街道換新面貌 掛燈籠迎新年

    直擊閩清災后重建:重拾希望 展望新生!

    坂東街頭看到,路面修筑一新,街道面貌大為改觀。

    臺風尼伯特期間,坂東街頭成了重災區,街道遍布淤泥,一片狼藉。記者在坂東街頭看到,路面修筑一新,街道面貌大為改觀,沿街張燈結彩掛起了燈籠,一派新氣象。

    “每回一次家,就有一次大變樣!”時隔一個多月再次回家的小劉告訴記者,自從洪災后,政府行動迅速,搶修的進度都很快,街道現在比以前更美了。

    據了解,坂東鎮坂東街提升改造工程,北起202省道、向南延伸至乃裳街交叉口。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道,設計車速30KM/H,道路紅線寬度32米,總長度為1932米。項目內容為修復約1.93公里的坂東鎮主街道,包括管線工程、排水工程、立面改造、人行道修復、人行道綠化、路燈工程、瀝青路面鋪設等。該項目由坂東鎮政府作為業主建設,并由福清市對口援建,項目總投資預算約4600萬元,計劃援建資金3500萬元。

    福清援建指揮部副指揮長林鶴志說,項目自去年9月1日施工,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項目建設,正在進行收尾工作。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坂東鎮鎮區形象,坂東鎮正在進行鎮區綠化提升工程。

    臨近春節,在坂東的永輝超市,不少群眾正忙著購置年貨,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文物】宏琳厝修舊如舊 重現乾隆年間格局

    直擊閩清災后重建:重拾希望 展望新生!

    宏琳厝,修復工程,師傅們在夯土壘墻

    直擊閩清災后重建:重拾希望 展望新生!

    修復后宏琳厝,效果圖

    位于閩清坂東鎮新壺村的宏琳厝古民居,大修的宅前墻頭標記著這樣一段數字:3.33米。這是去年洪水來時古厝被淹的水位線,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宏琳厝都是夯土墻承重,由于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建筑墻體大面積倒塌,夯土墻倒了三分之一,666間房倒塌了110多間,損失慘重。

    “畫這條線,就是為了紀念歷史性的一刻。”宏琳厝管委會主任黃文修是族中第七代,從小生長在宏琳厝的他對老宅有著很深的感情。看著老宅一天天修復,他的臉上露出欣慰笑容。

    “沒想到還能看到它修復的這一天。”回憶去年的場景,黃文修仍記憶猶新,眼看著古厝倒塌,他甚至一度感到絕望,“重建難度太大了,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不過,災后省、市、縣領導都特別重視,愛心企業積極捐贈,福州市規劃院古代建筑設計研究院提前介入,制定搶險、加固、清理、搶救性保護的方案。去年8月24日,古厝完成全面清淤,到去年11月,宏琳厝災后修復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經歷歷史性的災難,今后宏琳厝將重現往昔的輝煌。“我們都是修舊如舊,未來將恢復乾隆間格局。”閩清縣博物館館長林躍先介紹,目前已完成夯筑試驗,磚墻體、層面橡條的鋪設,地面整改以及木部構件、柱梁、橡條等更換工作,完成投資1025萬元,達到年度目標任務數的102.5%。

    林躍先表示,宏琳厝將修舊如舊,比如夯土墻仍用老工藝,清淤時收集的脫落建筑構件、瓦塊等將重新利用,還會把兩邊3層高民國時期隔樓改回到二樓,以恢復乾隆年間格局,工程預計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

    【農田、水利】菜農迎來大豐收 興修水利工程

    直擊閩清災后重建:重拾希望 展望新生!

    白樟鎮溪南村,菜農李永光正忙著將收割的花菜堆放在籮筐里

    走在白樟鎮溪南村的鄉間小道,草莓園,蔬菜大棚,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在成片的花菜地里,菜農李永光正忙著將收割的花菜堆放在籮筐里,這些蔬菜將售賣往閩清當地的超市。

    “今年收成不不錯,去年損失很慘,”去年的洪水中,李永光家有5個大棚被淹,種植的西紅柿全部絕收,損失十幾萬元。在村、鄉的支持下,李永光嘗試了復耕,重新種植了花菜,如今收成大好,大大減少了他的經濟損失。

    溪南村主要農田臨近梅溪,是白樟鎮重要蔬菜基地,主要種植花菜、黃秋葵、白菜等蔬菜。由于處于地勢低洼地帶,去年的農田受洪水淹沒約150畝,受災戶有200多戶。如今,類似李永成一樣的菜農,已經走出了陰影,生活有了起色。

    “現在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村支書吳仁新說,洪災后,村鎮組織人員開展災后自救及農田恢復工作,指導農民排澇、及時搶收,農田自行復墾130多畝,工程復墾20多畝。為盡快恢復農業生產秩序,政府對農民自行復耕每畝補貼300元,并于8月初全部完成該村災毀農田自行復耕和工程復墾工作。同時,積極鼓勵引導農民補種時令蔬菜,并從浙江千島湖引進奶油草莓,種植約5畝,目前該村補種的草莓已進入收獲出產期,市場價可達35元/斤,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農田復耕菜農們迎來了大豐收,隨著閩清梅溪流域特水利設施的建設,今后也將更加有保障。閩清縣水利局科技副局長王鋒介紹,梅溪流域特大洪災造成城區防洪堤臺山大橋段垮塌400余米,各鄉鎮護岸、防洪堤、農田水利及飲用水管網、自來水廠等水利設施嚴重損壞,經濟損失14.16億元。災后,主要分6項實施水利設施災后重建。包括城區防洪應急除險加固工程、梅溪鄉鎮段防洪應急除險加固工程、梅溪干流段應急疏浚工程、農田水利災后重建項目、農村飲用水安全災后重建項目及閩江防洪工程梅溪段整治工程。

    其中,涉及梅溪沿岸鄉鎮防洪堤及護岸修復的閩江防洪工程梅溪段整治工程,未來將新建防洪堤6.79公里,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還要修建護岸68公里。

    【學校】校園里筑起新圍墻 學生讀書更安心

    直擊閩清災后重建:重拾希望 展望新生!

    受災時,附二小操場成為了河流

    直擊閩清災后重建:重拾希望 展望新生!

    災后新建的閩清二附小

    在閩清縣教師進修學校二附小,靠近學校后山的山坡上,至今能看到山洪留下的沖刷痕跡。去年的7.9洪災中,閩清縣教師進修學校二附小成了城關中受災最嚴重的學校,損失210多萬。

    “幸虧當時學生都放假了。”學校德育主任張潔回憶,山洪夾雜著泥石流沖入校內,學校的圍墻、校門,操場成了河流,災后操場淤泥深達近一米高,教學樓一樓設備器材也都受損等。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正常開學,學校老師們自發放棄假期,與當地干部、群眾幫忙清理淤泥,打掃學校,一塊投入到學校災后自救中。

    如今,曾經被山洪沖毀的圍墻已重新修建,校園里曾經的籃球場、塑膠跑道等也恢復原貌。“有了這道墻,學生們讀書也更安心。”校長祝本準說,原來的圍墻在山洪中,被沖開30米缺口,剩下部分也也成危墻,而如今新建的圍墻采用鋼筋混凝土,底座寬1.5米,厚50厘米,非常結實,抵御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有了保障。

    責任編輯:鄭梅欽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行政機構網站刪除“漢人”改為“其余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互助| 丰城市| 阿拉善左旗| 清丰县| 松阳县| 平罗县| 辽阳市| 合山市| 襄樊市| 瑞金市| 屯留县| 呼和浩特市| 高邮市| 维西| 英德市| 三门县| 滦南县| 革吉县| 绩溪县| 静宁县| 通化县| 福安市| 疏勒县| 长汀县| 亳州市| 边坝县| 哈巴河县| 莫力| 澄江县| 信宜市| 潍坊市| 娱乐| 安阳县| 通化县| 宁陕县| 纳雍县| 沈阳市| 岳池县| 太白县|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