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7日從央行獲悉,2017年12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公布了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更新評估核心成果報告——《中國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中國金融部門評估報告》、《關于中國遵守詳細評估報告》、《關于中國遵守詳細評估報告》和《關于中國遵守詳細評估報告》。
“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于1999年聯合推出的項目(世界銀行僅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進行評估),主要目的是評估成員經濟體的金融體系穩健性、監管框架質量以及金融體系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促進作用。2009-2011年,我國完成首次“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系統重要性經濟體每五年開展一次更新評估的要求,2015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啟動對我國的“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更新評估。兩年多來,人民銀行以及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財政部、發展改革委、法制辦、外匯局等相關部門抽調精干力量,與評估團密切配合,順利完成了“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更新評估。
在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更新評估成果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充分肯定了我國近年來經濟和金融體系改革發展的成果。報告指出,自首次“金融部門評估規劃”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令人矚目的快速增長。金融體系為經濟增長和降低貧困率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業特別是資本市場不斷深化發展,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質量不斷提升,普惠金融取得重大進展。管理部門持續推進金融改革,在升級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建立存款保險體系、落實巴塞爾協議Ⅲ監管框架、加強證券投資者保護及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立保險業增長的穩健性框架等方面成效顯著。報告展現了對我國銀行、證券和保險業遵守國際標準和準則的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的結論,認為我國金融監管高度符合國際標準。此外,報告對我國在完善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法律和監管框架方面的進展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同時,報告認為,盡管金融體系面臨著一定的潛在風險,但中國當局高度重視并已著手采取有力措施防控風險、完善微觀審慎監管,并通過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報告建議中國加強金融集團監管,從前瞻性角度進一步加強銀行資本監管,確保相似產品受到一致性監管,加強數據收集、信息共享和系統性風險監測,強化危機管理框架,增加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韌性,提升金融科技的監管框架,繼續構建更具普惠性的金融部門,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央行指出,總的來看,報告對我國金融體系的評價是客觀、中肯的,所提建議對我國深化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黨的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從頂層部署了金融改革及風險化解任務,金融管理部門正在積極落實。我們也注意到,報告中還存在少數我方不完全認同的表述和觀點。我們認為,報告關于壓力測試的相關表述未能全面反映測試結果。事實上,根據評估團按國際通行做法開展的銀行業壓力測試,在極端情景假設下,占參試銀行總資產65%以上的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仍能保持在7%以上,我國金融體系表現出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關于銀行業的資產質量,近年來我國銀行業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和處置力度,是不良貸款率保持在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2017年以來,包括國企在內的企業利潤大幅回升,許多地方政府債務也對應未來有現金收益的資產,不良貸款率被低估的余地不大。
下一步,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將結合金融體系實際情況,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過程中借鑒、吸收“金融部門評估規劃”合理建議,鞏固成績,改進不足,繼續推動金融業深化改革、健康發展,切實防控風險,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交流,為維護全球金融體系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黃仙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四款直銷銀行測評:誰能占據你的屏?2017-1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