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財經頻道>財經新聞
    分享

    其實吃飯是需要學習的,不管是吃飯的禮儀還是吃飯內容其實都不是先天具備的。特別是吃什么,怎么吃才能夠促進健康,這應當是國民科學素養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從小接受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而在有關飲食和健康的教育方面卻一直缺失。

    食育的內涵很豐富,簡單來說就是學習吃什么和怎么吃,能夠促進我們的健康。在日前舉行的“2016中國食育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彭亞拉,分享了她和團隊的調研結果——《素質教育框架下農村兒童營養與食品安全教育研究》。研究顯示,與大多數城市孩子相比,在吃什么才健康的問題上,我國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孩子們購買的零食以偽劣的垃圾零食為主

    “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我國14歲以下的兒童有2.21億,農村兒童有1.4億,留守兒童有6000萬,我們關注的就是農村兒童、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因為他們的營養和食品安全狀況比城市兒童更加不容樂觀。”彭亞拉說。

    從2013年開始,這項調研選取了江西、河南、河北、四川、山西,以及北京周邊的12所農村學校和2所流動兒童學校的5000多個樣本進行調研。結果發現了四大問題:農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吃劣質的零食;孩子們以零食代替正餐,盡管我們有“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但孩子們早餐和晚餐有時候就吃零食來代替;第三是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安全習慣;第四是用餐不規律,偏食的情況很明顯。

    吃零食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很普遍、經常性的現象。比如在山西呂梁的調查數據顯示,經常吃零食的孩子有72.84%,每天都吃的幾乎占到40%。

    被調查兒童每天能獲得的用于購買零食的零花錢并不多,56.49%的孩子每天零花錢小于1元,合計87.96%的孩子零花錢在兩元以下。于是他們買零食的單價普遍較低,67.9%的孩子購買的零食單價低于1元。“試想,5毛錢、1元一包的東西能有什么營養價值?”彭亞拉說,調查顯示孩子們購買的零食以偽劣的垃圾零食為主,“我們把江西石城的孩子最喜歡、最常吃的零食做了排序,排在第一名的是辣條,第二名是冰糕,前十名的大家可以看到碳酸飲料、炸薯片、烤腸、話梅、方便面,有的孩子中午有營養午餐也不吃,就吃饅頭和辣條。”

    “調研的時候我遇見一個孩子嘴角長瘡,頭上也長瘡,就問他媽媽為什么這樣,媽媽說他不吃飯,天天吃冰糕。這些雪糕、冰棍是用香精、甜味劑、酸味劑、色素等調制而成,沒有任何的營養價值。這里B族維生素肯定是沒有,所以他口角炎一直好不了。”彭亞拉說。

    調研團隊曾經在某地把一家小賣鋪的零食全部買來,有50多種,然后按包裝上的電話挨個打過去,發現生產廠家地址、電話等信息虛假的比例高達30%。這些劣質小零食中,僅“辣條”類就多達30多種,且均產自小村鎮的小作坊。調研團隊繼而對30多種辣條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發現其提供的營養素極為有限,一些零食里的化學添加劑多達22種。“以色素為例,黃色既加了日落黃又加亮黃,為什么同一顏色要用多種類的色素呢?因為這樣多加幾種每一種色素都不會超標,但是合起來肯定是超標的。”彭亞拉告訴記者,根據當地檢測部門的檢測結果,這些零食里鈉含量非常高,細菌超標的情況也比較常見。

    “一個3歲的孩子如果每天吃一包辣條,他吃進去的鹽是我們營養學會推薦量的220%,一個6歲的孩子一天吃一包辣條的話,他吃的鹽是推薦量的172.33%;10歲孩子每天吃一包辣條,攝入鈉鹽是推薦量的129.5%,可是有的孩子一天吃三四包辣條,所以這是很大的問題。”彭亞拉擔憂地說。

    經濟條件改善不一定能改善孩子的營養狀況

    所以食育的任務在農村非常有必要。調研中發現,會以零食代替正餐的孩子占到40.7%,他們只注重口味,只注重便宜,不太了解正餐對營養健康的必要性。

    調研發現,貧困地區超重和肥胖不是問題,主要問題是營養不良,有37%的孩子偏瘦。但調研發現如果他們的經濟條件改善了,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簡稱BMI,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的合格率并不會提高。“我們在山西和湖南的調研發現,原以為經濟條件好了以后,營養不良的孩子就變成了合格的孩子,實際情況是變成了超重和肥胖的孩子。所以經濟條件的改善不一定能夠改善孩子的營養狀況,不一定能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我們還需要教育。”彭亞拉說。

    “針對農村新時期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和環境問題的現狀,我們編寫了一本教材——《小學生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讀本》,試圖構建一套新的素質教育教材和課程體系,由農村開始推動,希望為新的素質教育體系提供一個范式。”彭亞拉告訴記者,《小學生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讀本》(以下簡稱《讀本》)關注膳食營養,更關注食品安全;關注正餐,更關注零食的安全,“我們試圖解決調研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還關注食物的生產方式、生產環境。因為沒有好的環境,不做生態保護的話,我們生產不出健康和營養的食品。”

    從膳食觀念入手塑造生產觀念

    現在的農村兒童可能是未來的食品生產者,食品安全問題的源頭在農業生產。因此,《讀本》不僅關心食物本身的安全、營養,還關注食物生產的環境、生產方式和生態保護與食品安全的關系;關注初級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的安全,注重農業安全生產、食品儲藏、加工的安全知識與意識的教育與培養。

    《讀本》的第十講里既肯定了“綠色革命”對農業生產的巨大促進作用,又闡明了農獸藥、化肥不合理使用的嚴重后果,如對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最終污染食物,危害人類健康。“我們希望教孩子們拒絕所謂‘一家兩制’的做法——我生產的食物給自己吃的不加這些東西,給別人吃的就加好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的做法會互相毒害。我們希望從孩子的膳食觀念、生產觀念開始影響他們。”彭亞拉說。

    《讀本》首先會在項目組試點的農村地區小學生中進行試驗,得到數據證實有效性后,希望得到推廣。

    彭亞拉表示,此項調研的長遠目標有兩個:一是希望把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教育嵌入到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期待膳食教育能夠使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更有效;二是希望推動我國膳食教育法案的出臺,“有了這個法案,就能保證每一個孩子都公平地接受到最基本的膳食教育,真正實現我們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

    責任編輯:金林舒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色列:未來任何談判都將在炮火中進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张家口市| 石景山区| 普陀区| 平利县| 长泰县| 大厂| 瑞金市| 建始县| 许昌县| 高碑店市| 嘉峪关市| 吉林市| 天津市| 黔江区| 廊坊市| 深泽县| 浙江省| 扎赉特旗| 申扎县| 陇川县| 温宿县| 库车县| 巴东县| 凤城市| 丰宁| 石首市| 广丰县| 黄大仙区| 浙江省| 广平县| 阳信县| 呼伦贝尔市| 乡宁县| 广宁县| 花莲县| 镇康县| 灵台县| 大余县| 绥棱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