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金融頻道>金融觀察
    分享

    今年去哪找工作?31省份釋放就業預期“硬指標”

    【兩會觀察】

    今年,將創歷史新高的高校畢業生數量,去產能之后的職工安置任務與依然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合力推升著我國就業工作的難度系數。百姓、政府與企業三方關切的交匯處——就業、招工“兩難”如何化解,料將再度成為全國兩會的焦點話題之一。

    2016年就業任務超額完成,面對復雜嚴峻的就業新形勢,從中央到地方正積極謀劃,以夯實就業這一民生之本。有分析認為,結合“十三五”城鎮新增就業5000萬人以上的總目標與各省份相關部署,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有望繼續保持在以1000萬計的規模。

    決策共鳴 粵蘇魯豫目標各110萬人

    近日,國務院就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增強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能力、創業創新帶動就業的能力、重點人群就業保障能力、職業培訓提升勞動者素質能力、就業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確保完成今年就業目標任務。

    “始終把促進就業作為我們系統的重點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舉全系統之力,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確保完成就業目標任務,確保就業局勢穩定。這是我們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在近期舉行的全國人社工作會議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提出這樣的要求。

    而伴隨著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日前出爐,我國31個省份在地方兩會披露了關于就業領域的任務目標(詳見圖表)、工作安排。

    在兩會公布今年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的28個省份中,有21個將目標數定在了40萬人以上(包括40萬);廣東、江蘇、山東與河南的目標最高,各有110萬人;浙江和四川緊隨其后,分別為80萬人;北京的目標是36萬人,天津的是48萬人,上海的是50萬人。這些省份預期目標的總和,超過1000萬人。

    同時,大多數省份宣布了城鎮登記失業率的“紅線”,高低有別,但沒有一個超過4.5%。

    北京、西藏分別提出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廣東劃定在3.5%以內,由此成為設定上限預期目標最低的省份三甲。

    一些資源大省去年GDP增速放緩,且肩負著去產能攻堅重任,卻對今年的就業工作沒有絲毫松懈,比如山西定下的失業率目標是4.2%以內,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的都是4.5%以內。

    今年去哪找工作?31省份釋放就業預期“硬指標”

    政策共振 多方關注重點群體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連續四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連續四年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而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今年預計達到795萬人,已經較2013年增加了近100萬人,誰都不愿成為校園“畢剩客”。

    “青年就業是世界性的難題,對我國來說尤其突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盧愛紅表示,“人社部門將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進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針對新情況采取新的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推進力度。”

    近日,《關于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出臺,要求加快構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長效機制,完善基層職稱評審制度,逐步提高基層工作人員工資待遇,為其在基層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條件。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今年可能在高校畢業生創業、“三支一扶”計劃等方面進一步出臺細化政策,加大高校與用人單位的對接。今后大學生的就業將進一步實現從數量向質量的轉變。

    “從結構上看,就業結構性矛盾更突出,體現在招工難和就業難的情況并存,區域、行業、企業就業情況的分化趨勢也在凸顯。特別是這兩年過剩產能加速出清,職工安置的任務非常繁重。”盧愛紅分析。

    中國社科院《經濟藍皮書:2017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下稱藍皮書)認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對就業影響的滯后性不容忽視;國際經濟復蘇動能不足,通過外貿間接影響我國就業;多數傳統加工制造業和能源企業招工需求持續低迷,去產能是“穩就業”的最大變數。

    對此,《藍皮書》提出四項政策建議:一是深化就業相關體制機制改革;二是加大力度扶持創業創新活動;三是積極引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四是強化職業培訓,提升就業技能。

    細看各省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的任務部署,可發現其在新形勢下,對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展開針對性調度。

    ——河北省《報告》列出重點辦好10件民生實事,首當其沖的就是擴大就業創業規模,要求“積極做好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實施援企穩崗政策,開展就業援助專項行動”。

    ——山西省《報告》要求統籌中央獎補資金、就業專項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使用,做好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報告》提出了實施就業惠民工程,要求“堅持就業第一,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搭建就業創業平臺,提高就業能力,擴大就業容量”。

    ——廣東省《報告》明確了要扎實做好就業托底工作,搭建就業創業線上線下對接服務平臺。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全國兩會進入倒計時,就業任務在兩會將由民意關切上升為國家意志。著眼于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既高度重視總量問題,也從區域、行業等分化的實情出發,加強上下聯動,壓實各方責任,就能在求職者與工作崗位之間架起更多橋梁,紓解結構性矛盾,最大限度緩沖就業壓力。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西| 乳源| 招远市| 南川市| 娄底市| 青田县| 治多县| 社旗县| 喀喇沁旗| 云龙县| 望江县| 长宁区| 水富县| 和硕县| 区。| 额敏县| 扶风县| 浦北县| 资兴市| 惠安县| 科尔| 保山市| 资溪县| 和田县| 比如县| 普陀区| 隆昌县| 苏州市| 博罗县| 珲春市| 西充县| 塔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金秀| 门头沟区| 连城县| 荥阳市| 阿尔山市| 高清| 万宁市| 永济市|